汉江很努力啊,透明网的资料我给你。
先告诉你。
一、透明网只是HARRIS产品自己的协议。只能2台HARRIS互联
二、2MB定义为ATT
其他做法和QSIG一样咯。
随着2G,3G网络的不断铺设,数以百万计的移动通信基站分布到了神州大地各个角落。“如何对这些基站进行精确监管”这个问题浮出水面,于是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这一系统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上升。
完整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包括三部分组成:现场采集模块(视频、门禁、盗警、电表、温度传感器、UPS控制口、智能空调控制口等)、传输设备和监控软件。其中以传输设备更新换代最为迅速。
第一代,点对点独享2M传输设备。任何一个基站和控制站之间,必须用一个独立的2M电路进行传输监控数据。缺点是消耗大量宝贵的2M传输资源。
第二代,抽时隙传输设备。在基站和控制站的1个2M电路中提取1路时隙作为传输监控数据通道,其余传输语音等业务数据。虽然解决了大量消耗2M传输资源这个问题,但是本身也有很多缺点。缺点1:半永久性,一旦业务数据传输通道需要扩充,会把该路时隙给挤占掉。缺点2:一旦基站和控制站之间根据网络优化需要进行切割,就必须对抽时隙传输设备做大量人工设置工作,比如控制站侧DXC设备的时隙交*表,比如基站侧时隙复用抽取设备的时隙位。这简直就是运维人员的噩梦!
第三代,2M双向自愈环传输系统,1个控制站和多个基站背靠背形成环路,多个基站共享1个2M链路,每个基 站独享1个或者2个时隙,具备双E1备份SDH环式保护。从理论上讲可以克服第一代和第二代所存在的所有缺点,但自身也存在缺点,只能提供多个串口,不能提供网口,缺乏前瞻性,不能接入IP设备。特别是在基站视频防盗这一黄金应用上面,缺乏支持。注意某些公司为了混淆概念,也会提供网口,但是带宽只有几十个Kb,基本上是鸡肋功能。
第四代,2M双向自愈环+以太网带宽动态调整传输系统。在第三代只能单独提供多个串口的同时,另外提供以太网口。其中环路所有网口的带宽是共享的,即环路任意一个网口都可提供M(bit)级带宽,因此非常适合有视频监控需求的基站。
第三代和第四代传输设备虽然是发展趋势,但是本身结构很复杂,要做好极端困难。集成商在挑选此类设备时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切忌贪便宜。集成商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去挑选。绝对的稳定性,测试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如果传输设备本身就不稳定,那么就会在监控软件里出现大量的误报警和现场设备的误操作。在稳定的基础上,再看设备的压力测试和普通负荷下的丢包率,如果丢包率和误包率高,不但会增加编程难度,而且会大大增加误报警和现场设备误操作的概率。再其次是一些细节特点。
最近在查一些关于动环监控方面的资料,很多人都在抱怨误报警呀、误操作呀。有些人直接说我们
搞动环监控的是骗子,身为业内人士,内心沉重。
很多人认为监控软件里面出现的误报警呀,误操作呀是软件做的垃圾。其实很大成分是冤枉了软件,其实稍懂点软件的人都知道,监控软件是相对对较简单的软件,光要做稳定,其实是不难的(做的漂亮、功能强大是另外一个话题)。很多情况是位于底层的硬件平台不稳定、串口透传误码率高引起的,才导致软件众多问题的。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引入一个概念“透传设备固有误码率”。我的定义是这样的,在实验室情况下,把所有设备集成起来,SDH传输云用一根1米长的同轴线代替。然后服务器向虚拟串口或者Socket的端口发送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全部设备后,最终能从物理串口里面采集到,然后在物理串口里接入一个自环头,串口数据再次通过透传设备,最终返回到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或者Socket,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值。
现在很多抽时隙方案或者2M环方案,这个串口误码率的指标非常不好,有的误码率达千分之几, 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几。这方面,我们的设备串口误码率这项指标做的很好,压力测试下,可达20万分之1.
再说传输链路误码率,我查了下资料,基站的2M误码率要求低于是100万分之1.一旦误码率高于这个指标,很多基站里面的主设备会亮黄灯报警。但是也不排除部分2M链路时不时的会来一下高误码率,比如高于千分之一.传统的抽时隙方案,因为传输链路只有一条,一旦链路误码率高,会把这个误码率叠加到串口误码率上面。双向自愈2M环,因为有1+1保护,一旦一条链条误码率高,会自动切换到另外一条链路上面去。两条链路同时出现高误码率的概况远远要小于一条链路。
终端设备应用层分析,一般串口应用层协议包括包头+地址+内容+校验+包尾。我们用简单的开关量环境监控仪做举例, 开关量环境监控仪是定时主动上送信息包,经过SDH传输云和传输设备,到达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或是Socket端口。但是如果透传的串口通道误码率高,这个包出现个部分数据错误。服务器在解析这包的时候,还要自己运算一边校验。如果自己的校验和数据包自己带的校验一致,那么解析该包数据,就是在监控软件里面看到是(温度超限、湿度超限、烟雾、门磁、水浸、交流掉电)等状态。如果校验不一致,不解析该包。但是校验里面存在碰撞率这个概念,即不同的数据,其校验值也可能是一致的。这时候就把内容错误的一包数据也解析显示在监控软件里面,这就是我们常碰到的监控软件误报警现象。当然不同的校验算法有不同的碰撞率,crc16碰撞率要比普通的奇偶校验要小的多。
总结一下:要消除监控误报警需要在三个方面同时下功夫:首先透传设备本身的误码率要小。其次尽量选择高质量的传输链路,有条件的话,上双环冗余保护。最后是在挑选环境监控仪等设备时候,要求串口协议校验起码是Crc16或者是Crc32.不推荐使用简单奇偶校验的设备。
前文是关于监控软件的误报警问题,现在来谈谈2M环设备直接接入智能设备是否可靠,我们以UPS为例子。
目前大多基站是通过基站内部安装一个独立的UPS控制器来控制调节UPS的工作,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也增加额外的设备投资。2M环基站侧设备,因为拥有多个串口,可以直接跟UPS主机相连。然后通过2M环透传设备,实现服务器远程控制UPS。但是是否可靠,我还是从3个方面来分析。
在终端串口应用层校验这个方面:UPS标准应用层协议里面均带有CRC校验,不存在任何瓶颈。
SDH链路稳定性方面:正常情况下的链路误码率(百万分之1),是不会对监控系统带来任何影响,即使一条链路出现问题,也可以自动切换到另外一条链路上面。即使发生了极其小概率事件,两条链路都出现问题,因为有保护倒换功能,可保证环路大多数基站的监控数据正常上送下发。所以链路对系统的影响也很微小。
2M环传输设备的稳定性以及串口误码率上面。服务器向虚拟串口或者Socket发送一包命令,要求UPS充电,由于透传的串口通道误码严重(百分之1),UPS接受到的命令包出现异常,若干位(bit)出现反转(0变为1,1变为0),异常后的命令内容刚好变为要求UPS放电。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于99.999%)的情况下,crc校验可以校验出了该包数据发送了异常,不解析这包命令。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概率,校验不出该包数据异常,那么UPS主机将开始放电。这种情况下,就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导致电池组损坏。
总结一下:直接接入智能设备比接入环境量监控仪对2M环设备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2M环设备本身需要绝对稳定,另一方面要求透传的串口有极低的误码率,否则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暂且不谈稳定性,目前除了我们亮出了小于20W分之1的串口误码率这项核心指标,其他2M环厂家均对这项核心指标讳莫如深。
欢迎访问2M环技术博客:http://fromafrica.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