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通信人物 >> 对话正文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化
[ 通信界 / 马秋月 / www.cntxj.net / 2022/10/1 15:34:42 ]
 

通信界(/文)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2中国云网智联大会”上,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指出:“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化。”

几十年来,运营商一直依靠一代一代不断更新硬件黑盒设备为中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在家办公、网课、2B应用等一系列全新应用,这种绑定于大量黑盒子的网络已无法快速应对外界的变化和需求。而多年探索表明: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化。

据介绍,这种云化方向主要有三点:第一,借助云的开放性及其强大生态、使技术、功能、业务、应用、产品和模式的创新变得更快、更丰富、更新颖。第二,借助云化,封闭刚性的网络才能实现网络和网元功能的软件化、虚拟化、云化和服务化转型,最终实现弹性资源分配、敏捷灵活组网、自动智慧运行的目标。实质上代表了产业由封闭转向开放、硬件软件化、软件服务化、服务运营化、运营集中化的发展大势。第三,云网融合成为网络深度转型的自然选择。

云网融合的三大趋势

正如前面所提,云网融合成为网络深度转型的自然选择。韦乐平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以及ICT厂商三个方面介绍了云网产业融合的趋势:

首先,电信运营商以网为主,到多种形态的云网融合。例如:AT&T和VZ等国际运营商多放弃自有云,改为与云公司合作提供云服务,退而专注提供泛在敏捷的连接服务。而中国运营商均有自有云,专注云网融合或算力服务。

其次,互联网公司以云为主,到多种形态的云网融合。例如:AWS和Azure等国际云服务商纷纷布局5G核心网,结合轻量5G核心网与云优势,进入电信行业;阿里云、腾讯云等则推出SD-WAN等Overlay网络服务,提供企业入云和广域分支互联服务。

第三,ICT厂商从提供云网设备到进入云服务运营市场华为从云网制造业全面进入云和2B服务市场;新华三、浪潮等均推出行业云服务,落地政务云等。

运营商在云网融合的潜在优势

那么,运营商在云网融合的潜在优势是什么呢?据韦乐平介绍主要有四点:

第一,有望降低云网整体拥有成本(TCO)。拥有无处不达的庞大网络和大量DC,可以有效整合昂贵的带宽、计算、存储等ICT资源和机房机架等物理资源,降低整体成本。

第二,有望提供更高服务质量。同时拥有网络和IT资源控制权,可以有效分配各种资源,,云网的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时延和抖动性能应该更好。

第三,有望提供更严格的端到端SLA。同时拥有云网资源控制权,才有可能提供更严格的端到端SLA。

第四,有望创新服务形态。同时拥有云网资源控制权,有望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和创新的服务形态和技术形态,诸如云网切片等。

 

作者:马秋月 合作媒体:通信界 编辑:顾北

 

 

 
 热点文章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化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呼吁标准全球化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进展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征程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三件事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术领先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会有重大影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转型,适应新监管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力“智”生长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繁荣的公司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发展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创新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动化部署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择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才是真王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
普通对话 闻库:要有打造“数字中国 光网底座”的使命感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CTO王喜瑜:5G为新媒体注入底层“心”
通信前瞻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
普通对话 杨泽民:光网络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通对话 张杰:“双千兆”发展面临四大核心挑战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共创信息服务新生态 共拓
普通对话 王志勤:“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期仍面临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5G+云网,助力VR产业发
普通对话 信通院刘多:中国数字经济增速领跑全球 同比增
普通对话 邬贺铨:5G将激发更大的市场 为信息化、工业化
普通对话 段永平:“性价比”就是性能不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