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防雷中心 蔡振新
摘 要 最近有关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标准GB18802.1-2002已颁布,并且规定于2003年4月1日起执行。围绕着新规范的出台,国内一些专家,SPD的生产厂家,国内外经销商纷纷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以作者之见,最大的问题还是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实验室,能够完全按GB18802.1-2002规范中式试验要求做一遍验标的试验。由于本人正在受中国气象局委托,在上海筹建国家级低压避雷器测试中心,现将本人学习新规范及这二年对国外先进国家SPD生产线考察的情况,结合GB18802.1-2002规范中几项重要的测试提醒国内SPD生产厂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执行、SPD生产厂、规范、注意几个问题
1、前 言
国家标准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是完全等同采用IEC61643-1:1998 IDT国际标准 ,因此对国内各测试实验室,各生产厂家,经销商及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者都存在学习和消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进入WTO,国外几十个SPD生产厂商进入我国市场,国内也有一百多个生产厂家生产SPD。由于过去测试标准不统一,测试方法不一致,生产工艺的先进和落后,因此目前市场上SPD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严重影响防雷工程的质量。新的国家标准采用了国际IEC先进的标准,学习、贯彻执行新标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现将本人学习的一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2、提高氧化锌(ZnO)阀片的加工工艺水平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新标准对产品的测试提出更严酷的条件,特别是实测限制电压、动作负载试验、热脱钩装置等,均在加载(交流220V或380V)的情况下,反复测试画出连续曲线,测得SPD的热稳定度、保护水平(Vp)等重要参数。因此特别是对SPD中的氧化锌阀片(MOV)的晶格和晶界层的稳定度,一致性要求比较高。ZnO压敏电阻的平均寿命时间(Ml)是符合阿仑尼斯(Arrhenivs)反应速率模型的,即平均寿命aMl(小时数)可表示成 Ml=eR/T·C
式中:R—常数,与材料和制造水平有关
C—常数,与加压比有关 Rap
T—绝对温度 K
氧化锌(ZnO)压敏电阻是由大量压敏单元串、并构成的集合体。压敏单元是一对互相直接接触的ZnO晶粒及其间的一对肖脱基势垒相当于两只背靠背连接的稳压二极管,因此压敏电阻的宏观性能是许多压敏单元性能的统计表现。
ZnO压敏电阻总势垒电压Un=n1×Vz=H/d0·Vz
式中 n1:压敏电阻沿厚度方向有n1个压敏单元串联
Vz:每一压敏单元的势垒电压
H:压敏电阻的厚度
d0:压敏单元晶粒立方体的边长
ZnO压敏电阻能承受的冲击电流
Ip=n2×ip=S/d02·ip
式中: n2:在电极面积S下有n2个压敏单元相并联
ip:每一压敏单元能承受的冲击电流
S:ZnO压敏单元的电极面积
由此可见,ZnO压敏电阻性能优劣与ZnO粉末的纯度、晶粒的大小、添加剂的配方、烧结的温度、老化水平、压模技术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仅仅测试几个静态参数,反映不了ZnO阀片的真实性能,因此新的国家标准提出了在更加严酷的条件下测试SPD的实测限制电压,动作负载试验及热脱钩装置等重要参数。这对提高我国SPD生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国内生产厂商因通过新标准规定的这些测试,发现自己生产的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之间的不足之处,努力改进生产工艺,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
3、提高氧化锌阀片的焊接技术
氧化锌阀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对温度的敏感性非常强。美国、欧洲一些先进国家SPD的生产线、ZnO阀片的上锡、焊接完全在真空、恒温下进行的,因此能很好得保证ZnO阀片内部的晶格和晶界层免受破坏,从而保证ZnO阀片性能参数的一致性。压敏电阻技术规范中规定了85℃施加最大持续交流电压,试验1000h中没有劣化现象。
图⑵中曲线⑴表示,IR随时间单调上升。一开始慢一点,当试验到一定时间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这种压敏电阻是不稳定的。曲线⑵表示,在开始阶段IR随时间上升,越过一个最高点后便稳定下降。曲线⑶表示,在1000h的全过程中IR随试验时间t都是上升的。如图⑶所示,在高温下在试验大约20小时后,IR时间t按下式规律上升
IR=IR0+Ktn
式中: IR0和K是两个常数,n值大体在0.3-0.5之间。
目前国内一些厂家用大烙铁在大气环境下进行焊接,其缺点:
1 ZnO表面各点的温度无法均匀控制。
2 大气中含有对半导体器件有害的杂质,从而引起各种边缘效应。
大气中温、湿度无法控制,导致ZnO阀片界面处的晶界层受潮,介电常数发生改变,会对系统造成较大漏电流。有的ZnO阀片两面虽经过涂环氧粉末树脂,但通过不均匀加热焊接后,涂层发生破坏,失去原涂层具有的电击穿强度高,介质损耗小,吸水率小,机械性能强等优点,造成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的严重下降。
4、高热脱钩装置技术安全性能
电源系统的过电压(流)保护器(SPD)的内部热脱钩装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ZnO阀片一旦劣化短路时避免爆炸起火的关键措施。目前国际上大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美、英为主的多片氧化锌串、并联组成,每路采用热熔丝保护方法。另一种是以欧洲德国、法国为主的单模块或双模块并联,采用机械热脱钩的保护方法。两者比较各有利弊。热熔丝保护模式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机械联动机构,故障率低,并且有热备份功能,这对南方连续雷击时间在20-40分钟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到广东从化某单位考察,几家公司为他们做了防雷工程,国内外产品用了不少,但没有一家幸免于难。究其原因,一固然是从化地区年平均雷暴日在80天以上,周围丘陵地貌决定雷暴强度异常,再加上电源、信号线全部架空进入机房,没有经过穿金属管屏蔽。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该地区连续雷击时间特别长。据工作人员介绍,2002年7月,一次雷击时间超过了45分钟。实际上,如果第一次雷击使单模块SPD打坏后,由于无法(也不允许)及时更换,那么后续雷击到来时,只有将设备打烂了。因此在这些地区安装带有热备份功能的SPD特别适用。
但缺点是这种方式无法做成模块化结构,导轨式安装,给替换带来很大的不便。
采用机械联动热脱钩模式,优点:因采用模数化设计,便于导轨安装,容易替换。缺点:结构比较复杂,脱钩装置的热容量与弹簧(或弹片)的配合不易掌握。
热脱钩装置热容量的计算符合焦耳定律
Q= R∫toi2d2式中:Q 发热量 (J) R 雷电流通道电阻(Ω)
i雷电流(A) t 雷电留持续时间(s)
实际上,雷电流作用时间很短,散热影响可以忽略,在电流通路上由电流引起的温升(ΔT)为:ΔT=Q/Mc
式中:ΔT 温升K
M 通过雷电流物体的质量 kg
c 通过雷电流的物体的比热容 J/kg·K
因此要求热脱钩焊点、宽度、厚度以及熔点非常一致,才能保证热脱钩装置动作的一致性,稳定性。
另外,两片-四片ZnO模块并联使用时还是采用一套热脱钩装置。因此只要有一片ZnO短路,热脱钩装置立即动作,起不到热备份作用。
新规范GB18802-2002对SPD热脱钩装置的检测分以下几步:
1 在标称通流容量In及Iimp(或Ipeak)、Imax冲击下,SPD的热脱钩装置不应动作。
2 在环境温度为80℃±5K的加热箱中保持24h,SPD的内部脱离器不应动作。
3 试品连接到工频电源,电源电压应足够高,使SPD有电流流过,电流从2MA、5MA……1000MA的有效值或相应峰值,误差±10%,试验时连续检测SPD最高表面温度点(仅对易触及的SPD)和流过SPD的电流可以通过初始试验或进行多点监测以确定最高表面温度点。
合格判断标准为:
户内型SPD试验时表面温度应总低于120℃,在脱离器动作后5Min,表面温度应低于80℃。
户外型SPD应没有燃烧的痕迹或SPD的部件弹出的现象。
如果脱离器动作,SPD应有明显、有效和永久断开的迹象。
5、 结 论
执行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标准,国内SPD生产厂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国内ZnO阀片生产厂家应尽快改进工艺,提高国内ZnO阀片的质量,从ZnO的纯度、粒度、添加剂配方、压模、烧结、老化等工艺入手,保证ZnO阀片电气性能的高度一致性。
2 SPD生产厂家,应提高ZnO阀片焊接水平,狠抓恒温、恒湿、空气净化、真空灌注环氧树脂等工艺水平的改进,保证ZnO阀片在后续加工中,不破坏原有的电气性能,能经得起新规范规定的动作负载试验,实测限制电压及热稳定性等多项动态测试的要求。
3 SPD生产厂家应加强热脱钩装置的研究,这是涉及到安全生产的大事。目前SPD安装日益普及,因SPD短路起火的故障事故时有发生,SPD生产厂家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乌盛鸣等编著
2.压敏电阻器的应用手册(第一版) 张南法编著
3.雷电原理 南京气象学院 梅卫群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