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光
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各大中企业专用通信网,今天却越来越面临着一种尴尬的生存局面:由于大多数企业体制改革而把专网剥离出来,除要求专网必须为企业的生产服务并交纳一定的费用外,要求辅业(被剥离企业)自负盈亏,而专网本身却没有独立的电信经营许可证,没有新业务就无法维持技术和设备更新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专网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营却又面对来自公网的巨大压力(主要是网间结算困难),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国有资产,专网具有强大的极具优势的本地网(包括长途)传输资源,在今天国家打破垄断鼓励电信竞争的新时代,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把我国的专网通信引入正规的发展道路上来?成了专网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2003年3月底,10家专网通信企业(国电通信中心、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中石化信息部、中石油通信公司、中煤通信中心、水利信息中心、交通通信中心、中海油、航天通信中心和冶金电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专用通信网改革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召开的目的显而易见,多数企业下属的专网除了感受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处在“危险”的境况中外,探讨如何改革企业现有的发展思路,希望主管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也成了大家企盼的一个目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专网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专用电信网为满足系统内部的生产指挥调度及管理等特殊通信需求而建设,为内部生产组织服务,是公用电信网的有机补充,对公用电信网起辅助作用,因此专网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国家对专网的定义也很明确,专用通信网是国家大中型区域性工、矿企业和电力、水利、公安等部门,为了满足本单位、本行业或本部门内部生产指挥调度通信需要,不以盈利为目的,自行建设或利用公用网资源组建的电信网。
然而,时过境迁。过去由于公用通信发展滞后,在计划经济中建设起来的专用通信网不但为各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网络规模也愈来愈大,电力、石油、煤炭、冶金等专网不但建成了自己的主干传输网,其本地网资源也不断壮大,网络具备相当的通信能力。今天随着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各大企业专网逐渐从企业(主业)中剥离出来,实行商业的合作关系,这就意味着企业对专网的直接投资建设越来越少,而体系庞大的专网在维护、建设和更新等方面变得举步为艰;专网由于其历史定位又决定了其没有独立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能在经济上平等地和公网实现互联互通,这无疑制约了专网的发展进程。随着公网的不断发展壮大,专用通信网似乎变成“被遗忘的角落”。殊不知,专网也是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国有资产,今天在国家鼓励电信竞争的前提下,巨大的专网资源该如何合理利用以体现专网是公网的延续和补充?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电信市场的合理化竞争?众代表从自身网络的角度出发,纷纷发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呼声!
建议一:给专网一定权限的电信经营许可权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进入国际化电信市场的进程也日益加快,我国政府必然要逐步取消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这势必促使我国电信市场的迅猛发展和重新构造。专网作为公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网所无法替代的功能。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行业将本行业的企业通信部门组成通信集团,欲利用原有的通信网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电信企业的竞争,从而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抵制国外企业的竞争力量。专网要想发挥这一优势,就必须有适当的电信经营许可权利。
中石油通信公司的代表认为,石油专用通信网具有雄厚的网络服务实力和规模能力,拥有电缆、数字微波和光纤等综合传输能力,交换容量达120多万门,本地网有100多万用户,具备语音、数据、移动、寻呼和信息服务等业务能力。但是随着石油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石油通信单位实行了企业内部有偿服务,相对独立核算,这迫使石油通信必须面临深化改革。不久国家电信法即将出台,石油通信在没有电信经营牌照的情况下,将面对重重困难:石油通信除了为石油生产服务外,面向社会将如何经营?手里抓着强大的资源,尤其在本地网方面,作为没有特色的专网将怎样获得投资来生存和发展?
石油通信认为,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石油通信既要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又要服务百姓,促进电信生产的进一步合理竞争,第一就是与公网通信企业联合,借船出海;第二就是等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油通”,进入社会市场。
国电通信中心的代表认为,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改革对国电通信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发展较快的跨区域专网,电通首先为电力系统服务,基于行业的特殊性这是公网无法替代的。然而作为规模较大的专网,电通有巨大的网络富余容量,进入公众市场消化专网的容余量,也促进专网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电通目前正在研究信息产业部的电信目录条例,想做些积极的事情,要想拿到具体的电信经营许可证不一定是全业务的,目前电通旗下的中电飞华也正在筹备上市!
此外,来自冶金、农垦等通信公司的代表也对专网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大家认为,专网作为国有资产,一定要盘活用好,电信业务许可证并不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要按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经营许可。比如冶金的专网系统就对公网依赖较大,目前受公网很大的制约,通信网独立出来主业对其投资越来越少,没有政策优惠就谈不上和公网协调发展,网络要生存这一问题也就必须得到解决!
其实,国外专网通信的良性发展也为国内专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公网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专网通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美国福特公司旗下的休斯公司,在为其母公司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础上快速发展,为世界各地提供卫星信道出租业务,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通信专网,成为福特公司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也拥有自己的跨国通信专网,其专网在保障埃克森公司信息通信需求的基础上,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建议二:给公、专网合作提供一个标准或规则
专网走向社会在许多企业已经成为了事实。然而,没有电信基础业务经营许可证也不等于限制专网的发展,时下许多专网企业纷纷改制、改组,努力寻求和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目前国内和国外的电信企业都很重视通信领域的“最后1 km”的用户线路,但是现在除少数几家运营商外,其他电信企业都缺乏这一资源,而一些专网由于其形成的特殊原因和多年的建设,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广大的用户群,是国内拥有“最后1 km”的运营者之一,具有发展宽带接入的宝贵资源。但由于没有电信经营业务许可权,在一些地方,公网经营者竞争激烈,实施利已性垄断,限制、挤压专用电信网的发展。比较明显的一种情况就是:在网间结算上,专网与公网运营商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造成专网打进公网的电话要向公网交费,而公网打入专网的电话是无偿使用专网的网络设施,这直接影响了专网的发展效益。
相对部分区域性专网,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多数专网开始发展电信增值业务。杨子石化的代表认为,对于暂时无法直接获取电信业务经营权的通信专网,可以利用各电信运营商间激烈的竞争,择优联合,间接参与电信竞争,把精力集中在做虚拟运营商的身上,提高企业的赢利程度。他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杨子石化网拥有宝贵的客户资源,就在企业大力发展社区信息化,加快企业内部“三网”融合建设,努力做好电信软件建设,包括VOD、数据采集等业务的同时,却又面临了新的问题:杨子石化在利用自有网络进行企业内部吉比特以太网改造的同时,与运营商合作遇到了不公平的合作待遇!
与会的专网认为这一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专网在没有相对政策条例的前提下和公网合作,始终无法保证专网在利益方面的平衡和最大化!IP技术的问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固定电话业务量被便宜的公网IP电话业务代替,争夺了固定电话用户等,这些不争的事实造成了专网在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这严重影响了专网的建设和发展。与会者要求国家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网络合作规范制度或条例,保证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并保护专网的顺利发展!
二汽集团的代表进一步认为,今天的专网其概念已经过时。他认为,国家主体电信企业(公网)已经变成独立的电信竞争实体,作为国有资产的专网,同样也为企业的生活区提供通信信息服务,为何还称其为“专网”?现在大多数企业进行主辅分离,作为辅业的专网,按国家政策又不要以盈利为目的,具有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专网该如何“走下去”,作为“公网”补充的“专网”时至今日,国家在政策上又该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