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通信网是石油工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由石油卫星通信网,油气长输管道地面微波(光缆)通信网,各油田、石油石化企业单位的区域通信网,数字数据网(DDN)和全网汇接交换中心等五大通信系统组成。它是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和综合通信能力的现代化通信网,该网络主要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服务。截至上世纪90年代末,油田全网交换机总容量已超过150万线,卫星通信地球站达到68座,微波线路15万波道公里,光纤线路达到3万芯公里,数字数据网(DDN)13个节点,固定电话用户近120大户,无线寻呼用户达50多万户。
一、石油通信建设回顾
石油通信是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我国油田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所处的恶劣的地理环境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油田的生产指挥使用的通信设备只有人工转接的电话,传输手段只有明线,设备质量差,而且时常被施工机械、车辆等刮断。油田对石油部或者油田之间的通信很困难。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大庆至北京输油管线的建设,建成了石油系统第一条明线载波长途干线,使大庆、吉林、辽河三大油田与石油部有了直达电话,结束了石油工业没有长途干线,不能与油田直接通信的历史。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解决这些地区油田与石油部的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石油部于1984年开始建设石油专用卫星通信网。该网于1987年建成投产,实现了大庆、辽河、胜利、克拉玛依、库尔勒、玉门、青海等十五个重要油气田与石油部的通信,结束了长期以来油田与石油部通信困难的问题,同时为建设现代化的
信息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实现石油工业管理现代化,满足石油
信息宽带传输的要求,从1991年开始,石油行业着手研究建设价格便宜通信业务能力强,具有宽带传输能力,电路按需分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TDMA小型卫星通信地面站系统,该系统共计50个站址,于1994年投产,同时建成了长途汇接交换中心,实现了全网长途电话
自动化。与此同时,东部地区随着输油管道的建设,建成了北起大庆,南到江苏油田的管道微波长途通信干线。1998年建成了石油数字数据网(DDN),使43个主要石油企业单位进入了石油
信息网,其中大庆、辽河、物探局、勘探院等12个单位的网络传输速率达到2Mbit/s。
随着我国电信产业的不断改革,
电信业务的经营权逐渐放开,石油通信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各油田和石油化工厂开展了无线寻呼、
移动电话、住宅电话等通信业务。随之而来的石油通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石油通信要生存、发展,就要坚持石油内部三网合一,即电话网、数据网、电视网三网合一,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石油工业服务,特别要在数据网、电视网上下功夫,为石油工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巩固和开拓石油通信市场;同时为了提高石油通信的自身经济效益,要积极向国家争取
电信业务的经营权,使石油通信更加开放,面向社会,开拓石油通信的社会市场。这样石油通信可以面向两个
市场,大大拓展了石油通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今天,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油田电话与电信公网市话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油田区内的通信业务一直由油田通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因为油田刚开发时,生产调度指挥需要的电话通信,纯属为主业服务,它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石油行业的整体效益上。随着油田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建成了生产生活相对集中的中心区,电信部门开始出现以长途为主的电信业务,与原来油田的市话产生了冲突,特别是居民集中居住的地区成为当地电信部门抢占的主要市场,而这一市场也恰恰是油田通信部门的主要经济效益所在。在石油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油田内部各单位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油田通信公司正是以居民集中,市话经济效益好的地区,补助
电信不愿意干、也不可能干好的边远地区和新开发效益差的地区,以“丰”补“欠”实现总体收支平衡。在公网和
专网的市话竞争中,由于有丰厚的初装费的支持,所以在市话方面双方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油田的通信由于以前基础好,所以一般情况下,油田通信抢占了住宅电话
市场的大部分,有的油田通信公司在经营上实现了收支平衡,有的还能向油田上交一定的费用。据介绍,大港油田通信公司去年上交管理局利润1000万元;华北油田通信公司“九五”前4年上交管理局内部利润、资产占用费等各项费用7000多万元,其中去年上交2100万元。
国家对专网通信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在国家有关
电信行业管理文件中明确指出“专网是国家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各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促进了
专网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国家计委(1982)167号文批准石油工业部建设石油卫星通信网。国务院有关领导曾几次提到,石油卫星通信网在防洪救灾中也要发挥通信的保障作用。为了解决东部地区石油管道和油田数据
信息的传输问题,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支持下,由管道局、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共同投资建设了大庆至秦皇岛480路数字微波干线,将大庆、吉林、辽河、东北输油局等单位接入石油通信网。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先后建成了廊坊至各油气田的管道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以及固安至北京70km无中继光缆通信系统,并逐步建成了石油中心至廊坊、涿州、任邱、万庄等方向的微波干线,为实现CNPCnet宽带数据传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信产业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
电信业务逐步放开经营,各油田和石油企事业单位的通信网实现了与公网的互联互通。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对专网也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下发有关文件,促进公、专网协调发展,并明确了“家庭电话属于专网一部分”,为专网市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油田形成了公、
专网基本电信业务的竞争局面。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油田电信业务的发展,并使
电信资费大幅度下降,为油田家庭电话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职工得到较大的经济实惠。石油通信为石油家庭电话的迅速普及做出显著贡献。
联通、吉通、网通等电信公司的成立,打破了我国电信产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我国
电信产业
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石油通信网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探索与这些具有
电信业务经营权的企业进行合作的渠道。有的油田与
联通一起联合经营900MHz
移动电话和寻呼业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信公司与
联通联合经营全网IP电话业务,取得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既拓宽了石油通信的发展空间,又提高了石油通信自身的经济效益。在联合经营中还锻炼了
专网的队伍,提高了石油通信在
电信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可以说目前石油通信已经走上了开放之路,已不再是仅为石油工业服务的专用网,而是面向石油和社会两个
市场,具备了一定为社会服务能力和综合电信业务的现代化通信网。随着国家
电信产业有关政策的出台,石油通信网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对社会经营的机会,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承担起更多为社会服务的职责,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油田
专网要抓住有利的时机,抓紧石油通信内部改革,迎接国家
电信业更加开放的新政策的出台,在原有石油通信网基础上,把石油和社会两个
市场做大做强,使石油通信网成为国家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通信网,参与国内和国际
电信行业的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和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