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
5GHz频段构成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一般由基站、远端站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远端站可进一步划分为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两部分。基站位于服务区中心,它覆盖的服务区一般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远端站提供服务。远端站则设置在用户驻地,远端站室内单元连接用户终端、路由器等用户驻地网设备。
3. 3.
5GHz固定无线接入标准
从1998年开始,很多国家先后为固定无线接入分配了频谱。除20GHz以上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 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频率之外,10GHz以下主要集中在2.5GHz和3.5GHz两个频段。北美地区主要选用2.5GHz频段,而欧洲地区则主要选用3.5GHz频段。在欧洲
市场,拥有3.
5GHz无线接入经营许可证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商用网络。
(1)国内的标准进展 国内很多运营商自2000年以来,对LMDS开展了许多技术试验,但国家并没有正式为LMDS分配频率,而首先规划的是3.5GHz频段。我国无线电管理局在3.5GHz频段分配了30MHz×2的带宽用于固定无线接入,以满足对无线接入的紧迫需求。为了促进3.5GHz无线接入在我国
市场的有序发展,2001年8月27日
信息产业部正式颁布了YD/T 1158-2001 《接入网技术要求——3.
5GHz固定无线接入》,并于颁布之日起实施。
(2)国外的标准进展 欧洲
电信标准组织(ETSI)和IEEE 802.16,目前也正在制订无线接入的相关标准。根据欧洲的频率规划(CEPT 14-03和CEPT 12-08),ETSI传输复用委员会(TM)对3GHz-11GHz的点到多点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提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无线收发设备、系统性能等进行了规定,但没有规定空中接口的具体协议。其中包括:EN 301 021 的TDMA系统要求;EN 301 253 的FH-CDMA系统要求;EN 301 124 的DS-CDMA系统要求;EN 301 080 的FDMA系统要求。ETSI的工作开展较早,但是并没有去规范空中接口。IEEE 802.16工作组的重点则是制订统一的空中接口规范。它下设的任务3组和4组的工作重点分别包括:TG3的2GHz-11GHz的物理层和 MAC层规范;TG4的免许可的2GHz-11GHz的物理层和 MAC层规范。802.16是新成立的工作组,它致力于制订统一的空中接口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提案,但还没有正式通过3.
5GHz频段的无线接入标准。
(3)标准内容 在YD/T 1158-2001《接入网技术要求——3.5GHz固定无线接入》标准中,主要规定了FDD双工方式3.
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功能要求、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接口要求、无线收发设备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功能要求以及供电、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3.5GHz固定无线接入采用一种点到多点的结构,其主要系统构成一般包括中心站、终端站和网管系统三大部 分。在参考模型中描述了它们在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和各部分的功能,通过4个接口对3.
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进行了界定。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遵循我国频率管制部门的规划,上下行各分配了30MHz的频率,可以采用四种信道间隔,分别为:1.75MHz、3.5MHz、7MHz、14MHz。
对于系统的SNI接口和UNI接口,标准规定可以在电路型接口、Ethernet接口和ATM等接口类型中任选一种。网管接口规定必须采用SNMPV2协议。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不限制空中接口的实现方式,对空中接口协议栈暂时不进行规定。对于固定无线接入,目前没有统一的空中无线接口标准,而且目前并不存在不同厂商的中心站和终端站互通的可能性,因此没有规范空中接口。
按照实现方式的不同,该标准规范了TDMA、DS-CDMA和FH-CDMA三种多址方式的系统。对于调制方式没有进行规定,但建议系统应采用频谱利用率高的调制方式。无线收发设备规定了发射功率和功率容限、发射频谱、杂散发射、同信道干扰、邻信道干扰和接收机动态范围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参照ETSI的相关标准进行制订。对系统性能则是根据ITU相关的无线接入系统性能指标和我国已经颁布的接入网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另外,标准还对系统可用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网管功能等进行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