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二、不等容分组方式
4.3、等容分组和不等容分组的比较
上述可以看出等容分组和比容分组有以下区别:
4.3.1 等容分组的分组数就是电容器投切的级数;比容分组的分组数通过组合可以组合出较多的级数。
4.3.2等容分组投切电容器是连续递增或连续递减,对电网冲击小;比容分组投切电容器是不连续的有间断,对电网冲击大,容易造成电压波动。
4.3.3等容分组投切电容器可以循环投切(先投先切)开关和电容器均衡使用;比容分组投切电容器只能按组合规律投切,开关和电容器不能均衡使用。
4.3.4 两种分组方式相比较,同样条件下等容分组投切电容器次数少,比容分组投切电容器次数多开关动较频繁。
4.3.5 比容分组虽然能用较少的分组获得较多的投切级数,但开关和电容器的投切次数远高于等容分组的装置,而且投切电容器时电压波动大。
4.4 分组自动无功补偿实施案例
我们选择典型的110kV柘皋变电站作为分组自动无功补偿试点变电站。柘皋变电站是一座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在10kV母线安装了两组2400Kvar电容器,在市公司AVC系统控制下,实现电网的自动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经过比较,我们选择了等容分组方式,将2400Kvar电容器组分成4组600Kvar的电容器组,在变电站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根据母线电压和主变高压侧功率因数进行自动投切。分组无功补偿的电流曲线如图三。

图三、分组无功补偿的电流曲线
5、实施电容器分组自动无功补偿的效益分析
柘皋变电站原功率因数平均在0.9左右,实现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分组自动投切后,功率因数平均在0.98左右,线损比原来降低了约21%,年减少电量损耗25.1万千瓦时,年产生经济效益12.5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实现无功的精密无功补偿还提高了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合格率,使得主变有载调压动作次数减少,延长了主变有载调压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者简介:
刘利成(1959-),男,安徽宿州人,学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
任 民(1975-),男,安徽巢湖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研究方向:电能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