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资金管理 规范资金运作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与监督,能够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的合理性、有序性,实现企业货币开支的合理、合法和货币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ERP上线之后,每月需要在系统中上载次月现金流预算,在次月实际支出时,系统会对各项现金流支出进行预算控制。在现金预算即将消耗完毕时,系统会给操作人员发出预警提示,并显示剩余现金流量额度。而在预算消耗完毕之后,对超出预算部门会进行刚性控制而导致该笔支出不能发生。
每月公司财务部要求各部门上报次月资金需求,以便于财务部编制次月现金流预算。同时各部门在上报次月现金预算时,也能对次月工作做出相应的计划安排,并且财务部也能更好的掌握公司各项经营支出情况。
现金流预算控制给公司资金的规范运作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自然天气、事故灾害、政府调控等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公司生产性支出以及电量会出现非常大的波动,从而给公司现金流预算带来较大困难。
二、成本控制管理 实时掌握成本结构
成本费用控制是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为此公司制订了成本分解办法,并严格执行;对成本中的相关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并形成书面记录;同时根据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在每季度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对各部门进行考核。
ERP系统上线之后,每年年初需导入成本费用预算,并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在ERP系统中,对可控费用进行刚性控制,对非可控费用进行预警提示。财务部通过调阅成本消耗报表可随时查看各部门成本消耗情况,实时掌握成本结构,确保年度预算指标的圆满完成。
三、固定资产管理 实现固定资产的可控、能控、在控
电力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在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而这些都给电力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挑战。
ERP上线之前,财务部每月需要手工统计各项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然后再将统计表反馈给各相关部门,费时又费力。ERP上线之后,各部门可自行查看工程预算执行情况,即时掌握工程进度,以便于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同时也加快了工程建设的步伐,使公司决策层能更加合理地规划公司资产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公司资产经营健康发展。
ERP上线之后,更加健全和完善了公司固定资产常态管理网络。在设备部门创建设备后,能即时生产财务资产卡片。从而使财务能及时掌握公司各项资产业务记录,使固定资产管理
信息更加清晰透明,真正做到了固定资产的可控、能控、在控,避免了公司资产不必要的流失。
随着
ERP的深化应用以及发展需要,公司对重点投资项目工程加大了管理力度。如针对农网完善工程项目,公司专门成立由全体公司领导组成的农网完善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工程、项目、物资、财务以及监察审计五大专业组,对农网完善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以确保农网完善工程按时按量完成。

图
1: 农网完善工程组织机构
(1)项目管理组:负责工程计划、立项、设计与勘察;编制工程预决算、材料表;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档案进行收集整理。
(2)工程管理组:负责施工工艺标准统一、工艺检查及施工安全管理、竣工验收。提交开、竣工报告,参与决算审查。
(3)物资管理组:负责所有工程材料设备的采购与发放;同时负责废旧物资的回收、管理工作。
(4)财务管理组:负责工程资金管理以及决算审查;对日常工程预算支出进行把关控制,按时统计农网完善工程施工进度并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和各工程部门。
(
5)审计监察组: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审计监督以及废旧材料入库监督。
但在实际工作中,ERP系统在工程管理上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1)承诺项目消耗年度预算,导致年度预算消耗与实际支出不匹配。在大额投资项目中,可能存在跨年度分期付款的工程承包合同。而项目部门按照合同签订金额创建采购订单,进入工程承诺项目,消耗工程年度预算,但当年只是支付该合同的部分款项,导致项目预算消耗与实际支出不匹配。
(2)由于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公司有时发生突发性抢修、变压器更换等预算外项目。由于在年初预算项目时没有导入ERP项目库中,在这些项目发生费用时不能及时支出,相对影响了费用发生的及时性。
(
3)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等影响,有时会出现超预算项目。ERP系统内执行工程预算的刚性控制,必须待预算调整之后才能入账,延误了工程及时转资。
ERP的成功上线,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与更新,给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业务平台,但与之同时也给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坚信,在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一定会运用好ERP,让ERP系统更好地为公司管理服务,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