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栾国磊 种昂( 北京、山东报道 )
6月中旬,连续几个炎热的天气让人们不得不开启空调,而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也提前10天降临。拉闸限电省份的数目在这之前就已经达到24个,但山东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东部经济和人口大省的山东在今年更严峻的电荒中得以独善其身,尽管这里保持着12%以上的经济增速。而就在6月,山东电网将与华北电网实现联网,部分富余的电量将被送往周边省市。
山东何以在东部地区大面积缺电的形势下一支独秀?
“大”与“小”的博弈
位于邹平县境内的魏桥创业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其自备电厂规模仅次于胜利发电厂(胜利发电厂作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企业自备电厂,已累计发电270多亿千瓦时 )。董事长张士平介绍,从1989年至今,公司用于电厂的总投资已达27亿元,在邹平县境内有5个电厂,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其中有3个电厂已实现企业内部联网,用电、发电一直能保持平衡。他们自己还成立了调试公司,负责调试的技术员年薪高达40万元。
在山东境内,许多用电大户如油田、纺织、钢铁等大型企业纷纷建起了自备电厂。在电力较为缺乏的青岛地区,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拿出1.3亿元把临近的“胶南易通”热电站收入囊中。地处鲁南的临沂市罗庄区,村办企业华盛江泉集团先后投资近10亿元建成了装机容量45.5万千瓦的热电厂。工业重镇淄博的山东铝业、万杰集团、齐鲁腈纶厂、齐鲁炼油厂等十余家企业都在使用自备电厂,自备电厂占当地电厂装机容量的25%左右。
山东现在运行的电厂共有370多座,其中5万千瓦以上的电厂仅有31座。2000年以来,山东增加了约1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其中小电厂增加的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200万千瓦。小电厂的装机和发电量都占到整个山东电网的1/4,俨然已成为堪与国有发电集团比肩的一股力量,而它们的年发电小时数多在6000小时以上。
这些小电厂主要以企业自办电厂和地方公用小电厂的形式存在。到2003年年底,山东省17地市平均每县市有3个小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近800万千瓦。
而另一个事实是,山东大电厂的年发电小时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若一年按8760个小时计算,2002年大电厂平均发电5400个小时,2003年降到了4800个小时,有专家预计今年可能降到4600小时。发电小时数是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最直接体现,在我国,5000个小时是电厂保证成本的底线。由于之前山东电网是独立电网,无法外送,这些发电设备就无形中被闲置了。
民间小电厂抢占了山东1/4的电力市场,使国有大电厂陷入了开工不足的尴尬境地,而民间电厂伴生的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也成了国有电厂和电网公司责难的焦点。
山东电网公司计划与发展部主任程旭东表示,发电商与自备电厂的竞争是不公平竞争。国有统配电网之所以电价较高,是因为上网的大电厂承担了许多交叉补贴职能,比如对农业用电、居民照明用电要进行价格上的倾斜,但小电厂则无须考虑这些;山东的企业自备电厂中有2/3属于并网运行,这些自备电厂的机组只有出问题时才用电网的电,大部分时间是在无偿占用了电网的备用资源,无形中加大了电网的运行成本。
而且,大电厂用于环保的投入一般占到总投资的1/3,而有些企业的自备电厂往往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连除尘、脱硫等起码的投入都没有。
程旭东还认为,民间电网煤耗太高,统配电厂一般燃烧300克煤即可发一度电,而有些民间电厂则需500克煤,甚至更多。虽然民间电厂的存在缓解了电力紧张,但却是以巨大的浪费为代价的。
面对责难,多家建有自备电厂的企业负责人异口同声地反驳,电价太贵是企业自建电厂的初衷。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士平表示,是高电价和垄断把他“逼上梁山”的。并且他还表示,企业自办电厂的效率比电力部门要高,但成本却低。魏桥创业建一个4.5万千瓦的电厂,从筹建到投产只用了10个月,而县里电力部门同时上的一个电厂,用了1年零10个月。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全国性的电力紧张,现在电厂的工程造价已由2年前的1千瓦5000元提高到7000元。但建自备电厂的企业,1千瓦的投资却只有3500元,成本低一半。
然而,随着民间电厂数量不断增多,容量不断扩大,电力出现了过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着把富余电量在周边地区销售。民间电厂与国有统配电厂之间的矛盾随之进一步激化。
作为山东最大的企业自备电厂,胜利油田电网不但把电在东营市内部消化,甚至在临近滨州市的电网覆盖率也接近30%。在邹平,魏桥纺织集团用电量几乎占到了整个邹平县用电量的1/3,自企业自备电厂投产运营后,不但已经“自给自足”,还做起了卖电的生意,建设了220千伏变电站,并在邹平县城和乡镇之间自费铺设了35公里11千伏的输电线路,每度电便宜2毛钱。
“山东电力供应似乎成了全国的一个亮点,但支撑这个亮点的却是民间电力与国家统配电力之间的博弈。随着民间电厂实力的不断扩大,民间和统配电厂都出现了电力过剩。关键是找到一个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协调各方利益,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前提下使电力资源效率最大化。”山东电力设计院工程师刘振坤表示。
山东经验?
山东电网公司和几个主要发电公司曾一致声讨民间小电厂,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遏止自备电厂无序、迅猛发展的势头。但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基础产业处的有关人士表示,政府越来越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2000年到2003年,全省共建设小电厂515.5万千瓦,其中未经审批上马的约占20%,而根本未纳入统计范围的,还有50多万千瓦。在经过审批的小机组项目中,经过发展计划委审批的仅占23%,其他途径审批的占77%。因为发展计划委审批程序较为严格,要经过科研论证、水利、环保、土地、电力部门等多个程序,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便绕开发展计划委,造成了事实上的小电厂项目失控。许多企业建电厂,甚至连可行性报告、基本的地质勘察都没做。
2003年,国电公司出于规范市场的考虑,就曾作出规定——2003年年底5万千瓦以下的中低压机组必须关停。
“事实上,规模小的民间电厂不但没有关闭,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华能国际山东分公司安全生产部主任魏方亭说,“大量小电厂打着热电联产的旗号,仍然可以公开上马发电项目。”
按规定,目前电力建设项目仍需要国家发改委进行行政审批,而在发改委公布的今年电源建设项目名单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五大发电集团或者由它们控股的,而且都是30万以上装机的大机组。许多想进入电力行业的民间资金和中小项目都不在这之列。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表示,民间资本与国有五大发电集团存在着体制上的身份差异。
在电力过剩时,“系统外”电厂常常被排斥出市场,影响了投资的热情。而1998年之后,由于对宏观经济走势判断上的失误,一方面国有企业基本停止了对火力发电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审批部门也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其他主体投入国内火力发电市场。这种投资体制是造成了电力装机容量不足进而造成目前电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电动经中心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柴高峰介绍,从政策上讲,国家并没有对民间资本作出限制,国家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办电。但电力建设的资源是有限的,好的资源基本都在国有大发电集团手里,民营资本很难获得好的项目,两者的竞争地位不是平等的。
尽管遇到了很多障碍,但利益的诱惑还是使得这些民间资本通过游击战的方式进入了这个市场。事实上,这种民间小电厂并不是山东独有的。
柴高峰进一步分析,各级政府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地方政府更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增速的变化有切身的感觉。有些地方政府可能看到了可能会遭遇某种情况时,可能宁愿忍受将来背着违反国家政策的名义采取对策,但这确实解决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他同时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鼓励这种“违规的合理”,随着未来政府管理方式和干预经济能力的方式变化,这些现象将得到规范。山东小火电的存在确实缓解了山东的用电紧张,但并不能理解为对其他省市有示范意义,“不宜把它归结为一种经验”。
至于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目前仍然没有变化。柴高峰认为,在规则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些现象,可能反而会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在市场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只能延续这样的手段”。多。虽然民间电厂的存在缓解了电力紧张,但却是以巨大的浪费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