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通信人物 >> 对话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呼吁标准全球化
[ 通信界 / 静姝 / www.cntxj.net / 2022/8/12 16:29:59 ]
 

在“2022世界5G大会”之“TECH TALK-前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介绍了我国5G发展的现状,6G核心技术的探索实践以及6G研究面临的挑战。

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我国已经建成5G基站185.4万个,已覆盖到乡镇,占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数的17.9%;5G移动用户4.55亿,占移动用户数的27.3%,我国5G基站和用户数均占全球60%以上。宽带联盟公布的今年3月的测速报告显示,5G平均上下行接入速率分别达到了335Mb/s和70Mb/s,分别为4G的8.5倍和3.2倍。

与此同时,5G在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5G已经进入到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5G还在持续演进。邬贺铨表示,5G-Advanced作为5G后续阶段的增强演进,致力于提升个人实时交互体验,增强蜂窝物联网能力,不断探索上行超宽带、实时宽带交互和感知定位等新场景。目前,面向R17和R18标准的研发创新在加速,基站的低碳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每一代移动通信的商用之时都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之时。”邬贺铨介绍,目前处于6G的早期愿景研究阶段,全球相关组织正在积极讨论6G的愿景需求,并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6G将全面支撑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联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

据悉, 目前探讨的6G核心技术主要有先进的调制编码、新波形、新型双工以及超大规模天线等增强型无线空口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内生智能技术、智能超表面、智能全息无线电等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技术,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等新型频谱使用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6G绿色低碳技术,以及分布式网络架构、算力感知网络、确定性网络、智简网络、星地一体融合组网、网络内生安全等新型网络技术。

“我们要清醒看到6G的技术研究面临需求不清、频谱受限、双碳压力、成本高企及生态滞后等挑战。”邬贺铨认为,准确预测2030-2040年移动通信需求的难度不亚于对新技术的探讨,需求不是越高越好,不能只是服务小众市场,没有大众刚需支撑不了6G的产业,6G可以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但过于超前脱离产业生态可能会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此外,当前研究6G和10年前研究5G标准相比国际形势更严峻,供应链与国际市场遭遇人为的割裂,国际标准化面临小圈子的风险。面对对中国的排斥和封堵,邬贺铨呼吁,我们还是要坚持和维护6G标准的全球化,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以更大的诚意开展6G技术与未来产业的国际合作,加大创新力度,为人类社会贡献无愧于时代的6G标准与应用。

 

作者:静姝 合作媒体:通信界 编辑:顾北

 

 

 
 热点文章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呼吁标准全球化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进展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征程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三件事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术领先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会有重大影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转型,适应新监管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力“智”生长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繁荣的公司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发展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创新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动化部署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择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才是真王道
普通对话 杨泽民:光网络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
普通对话 闻库:要有打造“数字中国 光网底座”的使命感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CTO王喜瑜:5G为新媒体注入底层“心”
普通对话 任正非谈剥离荣耀:无意拖人下水 未来是竞争对
通信前瞻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
普通对话 杨泽民:光网络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通对话 张杰:“双千兆”发展面临四大核心挑战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共创信息服务新生态 共拓
普通对话 王志勤:“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期仍面临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5G+云网,助力VR产业发
普通对话 信通院刘多:中国数字经济增速领跑全球 同比增
普通对话 邬贺铨:5G将激发更大的市场 为信息化、工业化
普通对话 段永平:“性价比”就是性能不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