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通信前瞻 >> 对话正文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 通信界 / 黑白 / www.cntxj.net / 2022/10/18 15:43:27 ]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站上浪潮之巅。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云端中国,展望2025》报告显示,中国云计算突飞猛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同时,在互联网、消费者领域的云计算业务相对饱和的背景下,中国下一波云迁移浪潮可能会由工业和制造业等产业引领。

在VMware Explore 2022大会上,全球领先的企业软件创新者VMware发布了多项创新技术、全新产品和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合作伙伴生态,重申帮助客户在多云世界中不断发展的坚定承诺。在VMware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Kit Colbert先生看来,目前企业正不断向数字化发展,从而加速业务创新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VMware及其合作伙伴生态为企业充分赋能,支持他们为正确的应用选择正确的云。

跨云服务:打造面向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核心平台

根据VMware研究结果显示,到2024年预计将有5.8亿现代工作负载运行在包括公有云、本地、边缘、电信云和托管云的多样化分布式环境中。而VMware在VMware Explore大会上发布全新的增强产品组合、跨云服务及重要合作伙伴进展,为数字业务提供更快、更智能的上云路径。

VMware推出的VMware计算和存储解决方案的最新版本——VMware vSphere 8和VMware vSAN 8,帮助客户在其所选择的环境中运行各种工作负载。通过对这些用于私有云、公有云和边缘的通用构件进行创新,VMware将帮助客户大大改善其运行、管理和保护企业应用的方式。VMware Cloud的不断进步继续为客户提供具有增值功能的统一基础架构。

VMware vSphere 8是通过将DPU(数据处理单元)与CPU和GPU相结合,开创了异构计算的新时代,支持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现代基础架构。vSphere 8的主要创新之处可以帮助客户在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负载的性能,加速开发运维团队创新,提高运营效率和IT生产力,并为客户的本地基础架构带来云的优势。

作为具有超融合基础架构、同时针对现代硬件优化后的新一代存储平台,VMware vSAN 8则带来了突破性的性能和高效率。重新构建的全新vSAN Express Storage Architecture™将提升在最新存储设备上运行的vSAN性能和存储效率,同时改善数据保护和管理。vSAN 8将为客户提供一个支持现代TLC存储设备、并将性能提升4倍的未来就绪基础架构。此外,通过高效数据保护以及效率高达四倍的增强型数据压缩功能,客户的总体拥有成本最高将减少40%。新的存储池结构可提供更小的故障域、更快的重新同步时间以及实现高达100倍运维速度的本地快照,客户还可以享受到可用性的大大提高。

Kit Colbert先生表示:“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必须要有一系列的跨云服务,即在不同的云环境都能用到的服务,我们称为VMware跨云服务,有了VMware跨云服务,我们就能够对技术进行标准化,让同样的技术在不同云环境当中的使用具有一致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同时标准化可以让客户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尽管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客户向云智能转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有基础架构的转变,才是根本的,才能让企业最终真正实现无障碍跨云运营与使用。”

VMware Aria:让多云管理不再难

目前,更多的企业正在跨公有云和在边缘交付应用,并且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Kubernetes来管理和扩展他们的现代化应用和云原生应用。但在多云和多技术环境中,尤其是公有云中,管理应用和基础架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团队必须控制成本、确保性能,并在这些多样化的分布式环境中管理统一的安全策略。

因此,VMware在VMware Explore 2022上发布了名为VMware Aria的多云管理产品组合,它提供了一套用于管理基础架构和云原生应用成本、性能、配置与交付的端到端解决方案。VMware Aria由基于图形的全新数据存储技术VMware Aria Graph驱动,可降低任何云、任何应用和每个角色的多云复杂性。

Kit Colbert先生表示:“多云管理并不是运维管理。尽管VMware Aria也具有成本管理、运行管理、治理、自动化、自助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管理工具。我们更关注的问题是,客户在多云环境中用户碰到了哪些问题,他们存在功能的重复,在不同的云环境中重复同样的工作,他们要把仅仅适合于单一云环境的服务做定制,在新的云环境中,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客户实现跨云环境的标准化,实施一次就在多云环境中一致的使用,实现了大幅度的简化,这是我对于多云管理的认识。”

据介绍,VMware Aria全新公有云管理功能的核心是VMware Aria Graph。这项基于图形的数据存储技术可以捕捉多云环境的资源和关系。VMware Aria Graph专门为应对云原生应用和环境的运营挑战而设计,能够提供一个近乎实时更新的单一数据来源。市场上的其他解决方案是在一个发展较慢的时代设计的,主要用于变更管理流程和资产追踪。相比之下,VMware Aria Graph是专门为云原生运维而设计。

VMware:用创新重新定义多云网络安全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多云世界中运营业务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复杂性。VMware最近发布的《全球事件响应威胁报告》显示,勒索软件发起者在不断发展他们的网络勒索策略,企业将继续受到勒索软件的威胁。

在本届VMware Explore 2022大会上,VMware发布了不断扩大网络和安全产品组合的最新创新技术,支持客户充分拥抱云运营模式。这些创新技术包括:一是提供多云网络、安全和端到端可视化服务的Project Northstar;二是将网络检测和可视化扩展至VMware Carbon Black Cloud端点保护平台;三是进一步扩展并推进VMware API安全与分析服务Project Trinidad;四是实现多云网络和安全的新方法,提供先进的应用到应用策略控制Project Watch。

其中,VMware在Project Northstar中发布了VMware NSX平台的一项重大进展,Project Northstar将改变企业在多云世界中的网络和安全服务消费方式。Project Northstar将提供多云网络、安全、工作负载移动性以及端到端威胁检测和响应,并通过集中式云端控制台实现一致、经过简化的软件即服务(SaaS)消费。该服务系列包括针对私有云环境和VMware Cloud部署的网络和安全策略管理、网络检测和响应(NDR)、网络可视化和分析(NSX Intelligence)、高级负载平衡(ALB)以及工作负载移动性(HCX)。

Project Trinidad则是通过在Kubernetes集群上部署传感器,扩展了VMware的API安全和分析服务,并利用机器学习与业务逻辑推理来检测微服务之间东西向流量的异常行为。

Kit Colbert先生表示,VMware在VMware Explore 2022上发布全新增强VMware Cross-Cloud服务,帮助客户自由、灵活和安全地驾驭多云时代。VMware Cross-Cloud云服务组合让客户能够以统一、简化的方式从任何设备上构建、操作、访问和保护任何云上的任何应用。今天,VMware正在彻底变革客户的网络和安全服务消费方式,使他们能够通过云智能方法享受云运营模式带来的敏捷性和效率。

Kit Colbert先生最后表示:“对于客户的而言,无论客户选择哪一种或是多种上云路径,我们给客户提供很好的能力,他们可以选择按照他们所需的顺序选择这些能力,我们会按照客户的需求满足他们,帮助他们驾驭多云时代,更好的实现云智能。对于客户来说,它既是技术,也是架构的革新。”

 

作者:黑白 合作媒体:通信界 编辑:顾北

 

 

 
 热点文章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化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普通对话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城市建设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呼吁标准全球化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进展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征程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三件事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术领先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会有重大影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转型,适应新监管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力“智”生长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繁荣的公司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发展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创新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动化部署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
普通对话 闻库:要有打造“数字中国 光网底座”的使命感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CTO王喜瑜:5G为新媒体注入底层“心”
通信前瞻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普通对话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
普通对话 杨泽民:光网络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通对话 张杰:“双千兆”发展面临四大核心挑战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共创信息服务新生态 共拓
普通对话 王志勤:“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期仍面临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5G+云网,助力VR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