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调整南方、华东、华中、华北4个区域电网的电价,预计全国销售电价水平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2分。 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则中,商品价格是作为“杠杆”而被使用的。在成熟敏感的市场中,价格杠杆的使用,通常能够“撬动”多重要素,起到综合调节的作用。国家发改委对这次电力提价的目的和预计的作用,就给出了综合的阐述。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整体价格上调,以缓解电力生产成本,主要是煤炭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同时在维持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基本不变,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还略有下调的基础上,对电解铝、铁合金、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在用电价格上进行区别对待,配合以峰谷分时电价,以期利用电力价格杠杆,引导宏观产业布局,缓解结构性电力紧缺现状。
一眼望去,这真是一个设想和阐述得都颇为理想和严密的举措。但问题是它是不是如设想中的那般管用———在目前电力供应绝对紧缺的刚性约束下,市场对如此幅度的价格变化,是否还有足够的敏感?而如果没有,则电价调整除了让电力生产企业“多收个三五斗”之外,还能不能实现预想中的多重目的?
从近年来出现的宏观经济现象分析,在电力市场上,无论是电力生产的供方,还是电力消费的需方,对市场供求信息和变化趋势不但失去了应有的敏感,甚至显得极其麻木和迟缓。直到1998年时,电力市场还是一片供给过剩的呼声,电力生产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对几年之后就迅速到来的电力紧缺现象没有任何预估;而在电力供给已经严重紧缺的近两三年,高能耗的电解铝、水泥、钢铁项目还在争先恐后地大上快上,电力供给条件似乎根本不在企业家们投资决策的评估视野之内。
这种麻木感的成因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客观上,电力供应作为产业链条的下端,对经济变化的信息接收和反应必有相应的迟滞。从轻工,到重工,到原材料,到能源供应,经济信息传导的过程,在这一波经济发展中演示得相当完整。而在另一方面,迟迟难以根本转变的电力生产、供应体制,又使电力市场进一步失去了敏感。别的不说,严格的电力价格管制,及必然波及的电煤价格管制,就在客观上人为阻隔了电力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传导,降低了供需双方对电力市场变化的敏感。
因此,尽管围绕着这一波电力紧缺的成因和解决之道有无数争论和探讨,诸如垄断还是竞争、计划还是市场。但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让电力市场敏感起来,让供需双方都有能力和动力对供求信息作出及时且准确的反应。
而且这种敏感还必须是双向的敏感,即不但有对需求信息的敏感,还必须保持和增强对供给约束的敏感。政府主管官员曾表示,到2005年、2006年时,电力短缺状况会 “根本缓解”。从目前各类资本准备投资电力的雄心和冲动看,这一目标似乎确有希望实现。但是到那时电煤紧缺会不会成为限制电力企业大干快上的瓶颈?如果再考虑到水源、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制约,我们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条件满足电力需求的无限膨胀?多少年来,我们的发展脚步一直在受着需求信息的刺激而飞奔,现在大概是感受一下各种供给约束信息,并作出恰当反应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