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随着我国加入WTO,受国际通信业形势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国内市场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试图就近年国内市场的发展状况,对通信电源和手机电池的市场形势作一个简要分析。
电源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开关电源类、交流稳压逆变类、发电机组类、蓄电池类等各类电源生产企业5000多家,其中通信电源2500多家(上规模的约300家)、电力电源为1000多家(上规模的约100家),电源市场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具体到通信业,经过数年分化整合,国内电源供应商形成了几种类型:1.具自主研发能力,拥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代表如:深圳中兴、北京动力源、首信、朝阳电源、通力环等;2.引进技术或资金的合资企业:武汉洲际、广州珠江、河北亚澳等;3.直接销售国外品牌的企业:中达斯米克、西门子等;4.其他小型电源加工厂家。在行业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艾默生、中兴、洲际、珠江、动力源等,一直是各运营商电源设备的主要品牌。 虽然目前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仍未明显增加,但通信消费旺盛,运营业务呈良性发展,仍将促使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增长。随着“数字奥运”的各项规划项目的全面启动,和电信网管系统的扩展、完善和计费系统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全面铺开;以及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的建设与应用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国内电源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商机。就技术水平而言,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电源设备已满足了通信大发展的需要。但国外电源厂商在北美和欧洲地区通信设备市场持续不景气的环境下,纷纷增加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和市场推广力度。这必然导致通信运营、设备市场从暴利转向薄利、从无序转向规范、从价格竞争为主转向服务竞争为主。面对电信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融合以及新电源设备的发展,适合信息化时代通信电源的最佳供电系统和设备到底是什么,仍值得我们关注。
手机电池市场
我国移动通信业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手机市场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手机电池越来越多地受到业内各方的普遍关注。据统计,以平均一部手机配备1.8块电池计算,2003年底手机用户就需要4.5亿块电池,2005年需要5.76亿块电池,全球市场需要21.6至25.2亿块电池;以锂离子电池平均出厂价30.25元计算,2003年我国手机电池产值应为136.12亿元、2005年可达174.24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新增用户市场容量可达21.78亿元。另外,手机电池是消耗品,其保用循环寿命300至500次,比手机使用寿命短,更新速度快,所有这些这些条件都促成了我国电池行业奇迹般的成长。
例如,我国锂离子电芯生产企业已超过30多家,主要分布在深圳为中心的广东沿海地区。较大的如比亚迪,日产锂离子电芯几十万只,华粤宝、邦凯日产超5万只,另有9家也集中在深圳。除此之外,天津力神、武汉力兴、潍坊华光青鸟、哈尔滨圣日、贵州航天、TCL等日产锂离子电芯在1至3万只之内,也属较大规模企业。30余家企业年产锂离子电芯2亿多只。
目前手机电池市场存在严重的质量和价格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外几家大型的手机生产商都不单独生产和销售手机电池,某些手机经销商利用消费者的不知情,将套装在手机中的电池块取出来,再在国内指定一家电池厂为其生产与随机电池一模一样的电池,再把原配手机电池倒卖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高价出售,一级代理商这么干,二级代理商并不知道随机电池被人掉包,也在国内指定一家电池厂家为其生产与随机电池一模一样的电池,据说像这种事会重复几次。市场的混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混乱外,如何提高电能存储量的问题对于厂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早在1997年就有人发出了“10年电池瓶颈”的警告预言。近年来,随着运算速度和功能的提高,通信终端设备在追求高性能计算通讯和彩色多媒体的同时,伴生的高电能消耗成为难以翻越的障碍,这无疑打破了目前电子设备高性能、使用时间与电池重量三者间的平衡。对手机厂商频频推出的多媒体手机,用户普遍感觉到手机的待机时间大大缩短了,一部标称可以待机200小时的手机,结果用了不到一天就没电了。如果电池技术不能在保持体积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电能存储量,并不引人注目的电池很有可能拖延移动通信的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