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处理压缩率高,录像回放不失真;5、可设置报警功能,报警方式多样;6、支持多种品牌规格的摄像机,兼容性强。
3 海底电缆所处海域监控解决方案
3.1 方案概述
根据需求,整个系统是一个无线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在该无线网络远程监控系统中设置1个前端监控点,位于沈家门半升洞客运码头附近,通过此前端监控设备采集该处海底电缆所处海域的船只活动,以达到对其全面、安全的监控;由于监控点与监控中心非视距,因此在中途要架设一中继站对信号进行中转;数据图像最终传输至监控中心。使用监控中心的监控服务器对该监控点进行监控,通过屏幕实时显示出前端监控点的情况。此方案对沈家门半升洞客运码头海底电缆的状况可以方便的进行即时监控和记录。
3.2 无线视频监控点传输通路及带宽计算
根据实际要求,图像传输大小控制在4CIF(704*480),即每个监控点每秒所需实际带宽为8KB*8bit*25帧=1.6Mbps,所以本方案所提出监控点使用APRF提供的7M双向带宽可行。半升洞客运码头附近海底电缆所处海域监控点,中继站没有监控点,作为纯粹的中转站在此方案中使用SM接收来自监控点APRF传来的信号,再使用AP转发信号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使用SMRF(加反射板)接收来自中继站的信号,再使用监控软件将视频信号在屏幕上显示。
3.3 设备连接
Canopy无线设备提供的是以太网接口,我们选择的摄像机设备提供的也是以太网口。他们可以直接连接,然后通过无线传到中继站中转信号至监控中心的统一监控软件进行监控,如果安装监控软件的服务器能够上Internet网络的话,那么就可以进行远程监控。
由于监控点至监控中心是非可视的,我们采用了中继方式进行中转连接。
下图是该方案的无线监控示意图:
3.4 系统结构组成
3.4.1 监控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包括Sony SNC-RZ50P球型网络摄影机、便携式机柜(用于将电源等统一安装在一起),将采集到的信号编码打包成数据包,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传输至中心基站。
3.4.2 无线宽带传输
无线宽带传输部分包括无线发射模块、中继模块,保证全方向信号的覆盖及数据的同步。由于地形复杂,有山阻挡,无线电波传输受到很大影响。在合适位置(制高点)建立一信号中继站与前端监控点和监控中心相连,图像信号经中继站传输至指挥中心。在该方案中,监控点采用APRF(加反射板)将监控前端信号与中继站相连;中继站距离两端距离均为5km左右,采用SM接收监控点传来的信号,用AP与监控中心相连;监控中心采用SMRF(加反射板)与中继站相连。监控中心设置在电力公司监控机房,监控中心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及屏幕。
无线宽带传输示意图
3.4.3 监控软件
监控中心与监控点之间用无线构架局域网链路。在监控中心,将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用计算机上。计算机可以实时监控摄像机传输来的信号。该系统可提供16画面的实时监控、云台或球机控制、可设置录像计划或进行手动录像等,能够实现24小时×7天的录像,并能够对每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进行单独录像,便于对录像的检索和回放。
由于前端采用了网络一体化摄像机,所有视频信号经过处理后转化为基于TCP/IP的数据包,使摄像机所摄的画面通过无线方式直接传送到网络上,通过网络即可从远端监视画面。工作人员通过本系统掌握各监控点的情况,被监控的地方所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系统操作人员通过对系统的操作,可观察所有的视频图像,并可同时任意切换录像,或者同时录下每个监控点的视频。由于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可以在回放以前资料的同时不影响正常录像,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也可以利用抓拍功能使图像更加清晰,可以将重要资料进行备份和打印,这将有利于重要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海域无线远程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它的运行将有效地保护监控范围内的海缆,使海缆安全可靠运行。
作者简介:
胡文侃(1973- ),男,浙江定海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硕士在读(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主要从事电气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
夏红光(1971- ),男,浙江定海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硕士在读(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主要从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