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通信终端 >> 技术正文  
 
钻石量子传感器可更精准监测电动车电池
[ 通信界 / 张佳欣 / www.cntxj.net / 2022/10/20 16:02:06 ]
 

近日,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解决电动汽车低效的方案。在发表于近日《科学报告》杂志上的研究中,该团队报告了一种基于钻石量子传感器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测量电动汽车大电流时,以1%的精确度估计电池电量。

电动汽车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电池电量估计不准,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基于电池的电流输出来测量的,据此可估计车辆的剩余行驶里程。

通常情况下,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流可达到数百安培,能够检测到这种电流的商用传感器无法测量毫安级别的电流的微小变化,导致在估计电池电量时约有10%的模糊性,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延长10%。

此次研究中,该团队使用两个钻石量子传感器制作了一个原型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放置在汽车母线(进出电流的电子接头)的两侧。他们使用了“差分检测”技术,消除了两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共同噪声,只保留了实际信号,从而能在背景环境噪声中检测到10毫安的小电流。

研究团队对两个微波发生器产生的频率进行了模拟—数字混合控制,以在1千兆赫的带宽上追踪量子传感器的磁共振频率。他们发现,磁共振频率可实现±1000安的大动态范围(检测到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此外,该传感器在-40℃—85℃的宽工作温度范围涵盖一般的车辆应用。

最后,该团队对这一原型进行了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驾驶测试,这是一种电动汽车能耗的标准测试。该传感器准确跟踪了-50安到130安的充放电电流,电池电量估计精度在1%以内。

研究人员称:“将电池使用效率提高10%,这将使2030年2000万辆新型电动汽车的运行能耗减少3.5%,生产能耗减少5%。这又相当于2030年全球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0.2%。”

研究团队表示,希望这一突破能让人类离碳中和社会更近一步。

 

作者:张佳欣 合作媒体:科技日报 编辑:顾北

 

 

 
 热点技术
普通技术 钻石量子传感器可更精准监测电动车电池
普通技术 管窥“东数西算”这半年:算力需求井喷 创新技术纷呈
普通技术 量子计算能为企业做什么?风险又是什么?
普通技术 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可持续创新?
普通技术 量子计算,刚刚跑出三只独角兽
普通技术 企业离量子计算技术应用还有多远?
普通技术 Cloudera用现代化企业数据架构,拥抱混合数据未来
普通技术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数据隐私的游戏规则?
普通技术 我国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普通技术 量子计算有哪些业务价值?如何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普通技术 智能手机用安卓,智能汽车要接着用安卓吗?工信部原部长敲警钟:操
普通技术 苹果力推、概念股异动,eSIM究竟是一项什么技术?
普通技术 中国边缘计算行业创新突飞猛进
普通技术 量子测量问题是一个问题吗?
普通技术 算力如何像水电一样即点即用?
普通技术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启动运行
普通技术 AI首次创建高效准确数学算法
普通技术 我国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普通技术 潘建伟团队获量子精密测量重大突破,对科研和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普通技术 玩“羊了个羊”看广告被骗9万,游戏公司要负责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NVIDIA发力数字孪生:站在虚拟和现实之间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
普通对话 闻库:要有打造“数字中国 光网底座”的使命感
通信前瞻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普通对话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
普通对话 杨泽民:光网络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通对话 张杰:“双千兆”发展面临四大核心挑战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共创信息服务新生态 共拓
普通对话 王志勤:“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期仍面临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5G+云网,助力VR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