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接入系统 >> 技术正文  
 
Arm Neoverse路线图再添新丁!为全球计算基础设施奠定新的起点
[ 通信界 / Chua Hock Leng / www.cntxj.net / 2022/10/30 18:40:48 ]
 

近日,Arm宣布其基础设施平台Arm Neoverse路线图再添新成员,同时推出新一代Neoverse V2平台,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Arm Neoverse路线图更新

众所周知,如今的基础设施是定制化打造,从SSD到HDD,从DPU到视频加速器,即使是服务器CPU这类标准产品也不会作为通用型产品继续发展。由于功耗问题不容小觑,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电力支出占到总拥有成本的30-40%,仅微次于电信网络运营商,再加上数据速率发展太过迅猛,计算工作负载正极力增长而且愈加复杂,基础设施的未来必将改头换面。

为了标记这一全新的开始,Arm带来了Arm Neoverse路线图的更新。“Arm Neoverse路线图的更新,新增的产品是基于四项关键原则所打造,我们将继续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所需的性能、效率和专用处理能力,”Arm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Chris Bergey介绍到,“首先就是可扩展效率,两年前我们推出了V、N和E系列核心设计原则。自那时起,大量基于此类计算基础的解决方案陆续面市,我们的友商也开始关注到了这一点。毫无疑问,Arm特有的商业模式、全球一流的工程团队以及多样化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使Arm立足于引领新一代基础设施发展的地位。我们相信,凭借领先的系统 IP 所实现的V、N 和 E系列核心组合,将比我们的友商覆盖更多市场并更为高效。在能突破的性能或效率方面,我们旗鼓相当。另一个关键原则是技术领先地位。”

具体来看,目前Arm Neoverse平台共有三个系列,分别是追求最高CPU性能,为运行要求苛刻的计算和内存密集型应用程序的系统提供最大单核性能的Neoverse V系列;提供经过优化的平衡CPU设计,以提供更佳能效比和经济性的Neoverse N系列;以最低功耗支持高数据吞吐量的Neoverse E系列。

Arm Neoverse路线图再添新丁!为全球计算基础设施奠定新的起点

(Arm Neoverse系列产品路线图)

为全球计算基础设施奠定新的起点

据Arm 基础设施事业部产品解决方案副总裁Dermot O’Driscoll介绍,Arm并非为传统市场构建标准产品,Arm与云、HPC和无线基础设施方面的主要市场参与者密切合作,因此真正了解他们的工作负载和挑战。这也让Arm能确保所提供的功能集定义与PPA价值主张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挑战。

据悉,Arm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实现定制化,得益于与客户在其未来设计需求上的紧密合作,Arm正式推出Neoverse V2 平台。

具体来看,Neoverse V2平台代号“Demeter”。该平台的推出是为了满足大型互联网和HPC客户的需求,并在不增加功耗和面积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云工作负载性能。据悉,Neoverse V2平台配备最新的V系列核心和产业广泛部署的Arm CMN-700 mesh互连技术。此外,Neoverse V2平台将为云和HPC工作负载提供市场领先的整型性能,并引入若干Armv9架构安全增强功能。

毫无疑问,对于云工作负载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强大的整型性能,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且对于云运营商而言是要高效的。这是一个双赢局面,因为高能效使得云提供商可以提供更多的核心,并在每个服务器上托管更多客户,如此一来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将部分成本节约惠及客户。

“Neoverse V2将提供市场领先的整型性能。我们目前是用SPEC Integer Rate对预估值进行测量,并且一直利用模型中的各种云基础设施工作负载对微架构进行调整,整个系列的成果都令我们十分兴奋。除了整型可扩展性能之外,现代云应用程序还拥有大型工作数据集。如果能在接近CPU的位置保留尽可能多的数据,将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对于云工作负载而言也是一个主要的性能杠杆。为此,我们在Neoverse V2中增加了2MB 的专用L2缓存。这比起V1上的L2大上一倍,且使用延迟的负载不变,能让 MySQL 和 Memcached 等云应用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

Dermot O’Driscoll表示,对于像HPC之类正快速迁移到云端的工作负载而言,矢量性能依然很重要。他认为ML是未来的关键云工作负载。在Neoverse V2上已经完成了从SVE到SVE2的过渡,SVE2 可以帮助满足更多非HPC ML类型的工作负载,同时添加了更多加密指令。Arm还将矢量引擎重构为4通道的128位,并对微架构进行了调整,以提高其有效吞吐量。

在系统层面,合作伙伴能够利用支持Neoverse N2的系统IP底板,包括CMN mesh、MMU、GIC 和NI非一致性互连。此外还引入了一些关键的 Armv9 安全增强功能,主要目的是防御内存攻击,这是最常见的攻击类型,也是云服务商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希望获得硬件支持,以便帮助抵御安全攻击的要求。

目前,已经有多家合作伙伴在Neoverse V2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中,NVIDIA正利用Neoverse V2作为其Grace数据中心CPU的计算基础;Grace将结合Neoverse V2的能效与LPDDR5X内存的能效,带来高出传统架构的服务器2倍的每瓦性能表现。

随着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出货量累计达到 2,300 万,Arm架构已成为全球计算的基石。在全球范围内,Arm现已被用于各个主要公有云,包括AWS、微软、谷歌、阿里巴巴、甲骨文等科技巨头,全球的开发者均能获取。

对于中国市场,Arm同样表示看好,Arm基础设施事业部全球副总裁邹挺Frank Zou表示:“我们所提供的Arm Neoverse平台涵盖高性能和高效率的核心和系统IP,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构建芯片设计的基础,以满足其应对特定市场的需求,这在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和升级中兴起了新的浪潮,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Arm 将继续全面致力于中国市场,我们将与安谋科技、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及中国的客户携手合作,以确保共同取得成功。”

 

作者:Chua Hock Leng 合作媒体:通信界 编辑:顾北

 

 

 
 热点技术
普通技术 Arm Neoverse路线图再添新丁!为全球计算基础设施奠定新的起点
普通技术 世界越来越热,数据中心可不能跟着升温
普通技术 用户带宽增长驱动核心路由器演进
普通技术 赋能下一代5G平台
普通技术 航天新通QSite,助力5G新基建
普通技术 5G+4G无线网络协同及组网关键技术探讨
普通技术 面向5G前传的半有源WDM技术创新
普通技术 亚马逊云计算迎来史上最低增速 营收利润未达华尔街预期
普通技术 华为王金平:扩大体验红利格局,引领体验经营时代
普通技术 兔宝宝质量新突破,“康耐板”解决生态板行业难题
普通技术 无源物联网如何大规模应用?飞英思特“环境取能”技术成破局关键
普通技术 基于传感器的气象环境网格监测系统有效改善环境问题
普通技术 【技术分享】持续升级的TWS方案
普通技术 超声波触控技术:可穿戴设备和大型显示屏市场的新爆点
普通技术 5G中的DPD技术,怎么玩?
普通技术 ModbusTCP协议报文详细分析
普通技术 5G NR中的HARQ机制基本原理
普通技术 Massive MIMO技术应用场景
普通技术 工业自动化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普通技术 什么是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NVIDIA发力数字孪生:站在虚拟和现实之间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
普通对话 华为甘斌:预计2021年5G用户将超5亿
普通对话 郄勇志:小米被美拉黑事件启示:实现科技自立
普通对话 闻库:要有打造“数字中国 光网底座”的使命感
通信前瞻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普通对话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
普通对话 信通院徐菲:争取2021年实现端到端网络切片自
普通对话 杨泽民:光网络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普通对话 张杰:“双千兆”发展面临四大核心挑战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共创信息服务新生态 共拓
普通对话 王志勤:“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期仍面临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5G+云网,助力VR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