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工业自动化 >> 技术正文  
 
区块链的退场,元宇宙的出场
[ 通信界 / 孟永辉 / www.cntxj.net / 2022/11/4 22:32:19 ]
 

或许,我们已经很难用以往的词汇来形容今天区块链,因为它们早已无法同日而语。

然而,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词来形容今天的区块链的话,退场,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将区块链当成是一个概念,人们已经不再将区块链看成是一个噱头,而是真正当成了一种技术。对于区块链来讲,这可以说是一次重生。

当区块链开始退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元宇宙的出场。同区块链的单一不同,元宇宙一开始出场便表现出来了与区块链完全不一样的景象。从区块链玩家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始终都无法跳出发币或者ICO的怪圈,而元宇宙则不相同,它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区块链完全无法匹敌的巨大的想象空间。或许,这才是元宇宙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的根本原因。

分析区块链与元宇宙的异同,我们或许可以对两者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对于找到适合两者的发展道路,同样是有一定裨益的。当区块链退场,元宇宙出场的一「退」一「出」之间,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它们的本质区别,对于每一个旨在有所作为的玩家们来讲,把握好这样一种区别,或许,才能真正把握好即将到来的新未来。

01

区块链的退场,是一种必然

其实,区块链的退场是必然的。这样一种必然,或许从它开始被人们所认识的第一天便已经注定了。当区块链刚开始被人们认识,它便与发币或者ICO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将此看成了区块链的终极归宿,纵然是以Facebook为代表的头部科技公司亦不例外。

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仅仅只是将区块链的终极归宿看成是发币或者ICO,并不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究其原因,仅仅只是建构于一种数字世界上的虚拟资产并不能够被广泛接受,而只有与实体经济相挂钩,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区块链的发币或者ICO的未来之路才能通畅。

区块链无法建构一个足够庞大,足够多元化的基础底座,而仅仅只是将发币或者ICO看成是终极目标的时候,说到底,它仅仅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等到这样一个底座,无法支撑它的发展的时候,崩塌是必然的事情。

这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区块链的玩家,之所以会最终走向败局的关键原因所在,这样一种败局的必然性,纵然是那些头部的科技巨头,同样也是未能幸免的。

因此,对于区块链来讲,它的退场,更多地指代的是一种以发币或者ICO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退场。当这种退场开始发生,区块链才算是开始真正回归到了建筑底座的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如何建构区块链的基座呢?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多地用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去改造传统产业的内在元素、流程和环节。当传统产业可以在区块链的机制之下,获得发展。当我们所处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都开始与区块链产生深刻而又彻底的联系的时候,当区块链取代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的时候,当区块链的商业模式开始成熟的时候,区块链便不再是一个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漂浮在空中的存在,而是真正变成了一个可以与产业实现了深度融合的存在。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借助区块链的发币或者ICO来达成区块链生态体系下的闭环,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个时候,区块链便不再是一个仅仅只是以发币或者ICO为终极追求的存在。这个时候,区块链便不再是一个孤木难支的存在。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时代才能真正来临。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当下我们所看到的区块链的退场,更多地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它本该有的位置和发展轨道上,回归到它本该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上。对于区块链来讲,这不得不说是一次重生。

02

元宇宙的出场,是一种必然

区块链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无法成为一个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不断打开想象的存在。仅仅只是用区块链在资本市场上是无法讲述出一个美好的故事的。因为无论是从区块链的技术特质上来看,还是从区块链的生态体系的打造来看,它都需要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

相反,资本更加喜欢的是短平快的故事桥段,更加喜欢的是一本万利的桥段。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当区块链开始回归冷静与客观的时候,元宇宙开始取代它成为了玩家们的新宠。

无论是从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上来看,还是从元宇宙的想象力上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出一种与区块链完全不一样的发展脉络。从应用场景上来看,元宇宙不再像区块链那样仅仅只是一味地去发币或者ICO,而是更多地讲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场景的深度改造,通过这样一种改造,元宇宙为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新模式。

在元宇宙的机制之下,行业可以发生一场深度而又彻底的改变,并且这样一种改变并不是以区块链的单一的方式来呈现的,而是以一种虚实融合方式来实现的。需要明确的是,这样一种虚实融合的方式,并不是像区块链那样以颠覆现有的体系为终极目的的,而是以优化、重塑和再造现有的体系为终极目的的。

这让元宇宙不再像区块链那样,仅仅只是变成了一个独立于现实运行体系之外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与现实的运行体系实现深度融合的存在。很显然,元宇宙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是区块链无法具备的。正是因为如此,元宇宙的出场,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从元宇宙的想象力上来看,区块链的基础性决定了它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想象力的,但是,这样一种想象力仅仅只是停留在最底层,最基础的层面上,它与现实商业的距离太远,远得人们始终无法触碰得到。因此,如果一定要对区块链的想象力做一个总结的话,虚无缥缈,不接地气,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区块链的想象力无法触摸相比,元宇宙为我们带来的想象力,却是可以触碰得到的。无论是元宇宙对于我们的社交模式带来的改变,抑或是元宇宙为我们的生产模式带来的改变,我们都是可以触碰到的,我们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因此,如果我们对元宇宙的想象力做一个总结的话,它的这样一种想象力更加容易于商业建立一种桥接,更加容易在商业上进行落地。从这个角度来看,元宇宙的出场,同样是一种必然的。

结语

无论是区块链的退场,还是元宇宙的出场,其实都是一种必然。在我看来,这样两种必然,其实是由区块链和元宇宙的本质所决定的。对于区块链来讲,它的本质是一种技术,并且是一种相对较为底层和基础的基础,欲要发挥它的最大的作用,它需要的是要尽可能多地建构自身的生态体系,而非仅仅只是一味地通过发币或者ICO来变现。

对于元宇宙来讲,它的本质是一种商业形态,并且是一种相对较为表层的商业形态。在元宇宙的商业形态之下,人们寻找的并不是区块链式的独立于现有机制之外的发展方式,而是更多地寻找的是一种与现有机制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式。欲要发挥它的最大的作用,它需要的是要尽可能多地与现实商业联系在一起。

认识到区块链和元宇宙的必然,并且找到适合两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将它们的发展带入到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轨道里。

 

作者:孟永辉 合作媒体:通信界 编辑:顾北

 

 

 
 热点技术
普通技术 区块链的退场,元宇宙的出场
普通技术 不想被元宇宙绑架,腾讯入赘全真互联?
普通技术 糯米死了,百度一个时代结束了
普通技术 即时零售,美团王兴的下一站?
普通技术 虚拟电厂路在何方?
普通技术 字节跳动“梦碎”15万亿赛道
普通技术 解读丨关于IMS网络互联互通的解读
普通技术 云安防产品架构及其在边缘计算领域的探索
普通技术 云原生×混沌工程你究竟了解多少
普通技术 网络波动背景下的数据稳定性传输的探讨
普通技术 云原生: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普通技术 业务设计思想领域驱动的微服务设计实践
普通技术 传统企业数字化2.0转型为什么要搞中台
普通技术 中国移动网络云零接触自配置技术实践
普通技术 基于家庭智能加速网络的智能选路解决方案
普通技术 中国移动技术实践分享:探索式测试方法介绍及应用实践
普通技术 一种电缆在线检测技术
普通技术 VIAVI保驾护航G.654E光纤部署和维护
普通技术 思博伦的“你送我测”服务为 Wi-Fi 设备测试另辟新径
普通技术 是德科技助力小米加速5G Rel16终端设备验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新华三:云智原生 AD-NET构筑智能联接新底座
华为林永明:ADN 铺就高阶自智网络之路
普通对话 新华三:云智原生 AD-NET构筑智能联接新底座
普通对话 华为林柏枫:联接升级,激发商业增长
普通对话 华为林永明:ADN 铺就高阶自智网络之路
普通对话 NVIDIA发力数字孪生:站在虚拟和现实之间
普通对话 韦乐平:网络深度转型最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云
普通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标准面临小圈子风险
普通对话 华为丁耘:绿色ICT,共创新价值
普通对话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做好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广电5G商用对行业竞争格局不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陈忠岳:从“提速降费”向“提速提质
普通对话 华为胡厚崑:5G+工业互联网 数据驱动是关键
普通对话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杨杰:加快推进新型平台用工模式规范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简勤:5G引领数字化转型 终端承载应用
普通对话 专访GSMA刘鸿:5G专网谁来建?运营商是最佳选
通信前瞻
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能谱仪载荷研制成功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普通对话 AI材料可自我学习并形成“肌肉记忆”
普通对话 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能谱仪载荷研制成功
普通对话 为什么Wi-Fi6将成为未来物联网的关键?
普通对话 马斯克出现在推特总部 收购应该没有悬念了
普通对话 台积电澄清:未强迫员工休假或有任何无薪假计
普通对话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获重大突破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转
普通对话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杆
普通对话 中国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方面取得新
普通对话 华为杨超斌: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
普通对话 中国联通买彦州:加强创新力度,协同推进6G技
普通对话 信通院总工敖立:5G工业模组是产业链特别短板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赵大春:力推北斗与5G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