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宣布自2003年7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国内厂商同国外同行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程度了,然而让人们不解的是,面对美日韩几乎证据确凿的倾销事实,却只有长飞光纤和江苏法尔胜果断地站了出来。
在中国光纤市场上,国内厂商已经从92年的一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到了2002年将近20家,供过于求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这个新兴市场虽然并不像外界认为的一枝独秀,但是国外厂商的确把销售目标的很大一部分锁定在了中国,特别是日韩厂商的廉价攻势,使中国市场上光纤等价格一直下跌。
以这次被诉讼的G652单模光纤为例,光纤平均成本为165元/公里。而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有国外厂商在中国的售价仅为14美元(115元人民币),今年某韩国厂商的报价甚至一度降到了100元,令国内众多光纤厂商叫苦不迭。另外,尽管著名的KMI公司分析报告提出世界光通信行业在2003年有望复苏,但由于2000-2001年的过度发展,2003年中国的光纤需求仅为去年的80%。
据悉,为了节省成本,避免恶性价格竞争,有的厂家只能采取暂停生产线,缩小生产规模甚至解聘员工来度冬。
如果说“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所有光纤厂商在产业不景气时候的共同感受的话,那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悲怆复杂心情恐怕却只有少数厂商才能独自体会,某厂商主管说:“任何产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外光通信行业的高增长期已经过去,国外企业过来抢夺我们这个大市场,这也很正常。但是让人伤心的还不仅仅在于国外企业的‘倾销’,更多的反而是我们国内企业互相比拼价格,这种窝里斗的现象才让人真正心寒。”,另一位已经转行的原销售人员也表示:“国内的大多数光纤企业都是同国外合资的,能够独立生产光纤的也就那么几家,掌握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的仅仅只有长飞等极少数企业,其他厂商多数也就是生产光缆罢了。”
这样看来,此次只有长飞光纤和江苏法尔胜挺身而出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这两家都是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龙头企业,对于有些厂商而言,因为必须向国外购买大批光纤来进行生产,因此美日韩的大规模倾销反而能够让他们节约成本,从而在同长飞等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据悉,国内的其他企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购买过美日韩的光纤,甚至有很多企业就是和这些国家合作办厂的,他们显然不会扮演“恶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2002年国内光纤行业协会组织了主要国内光纤厂商(包括合资公司)的代表进行商谈后,仍然只有上述两家企业真刀真枪地开始反倾销行动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