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着整个电信业神经的3G,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北京)IMT-2000移动通信国际论坛”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诺基亚、北电网络及西门子等国际电信巨头登台亮相,向业界人士展示了代表当今顶尖3G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表示要积极准备,迎接3G的到来;各路专家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无论是标准拥有者、制造商们的游说、运营商的跃跃欲试,还是新闻媒体的热捧,都透露一个信息:尽管中国政府依然对3G牌照的发放持谨慎态度,但3G始终炙手可热。
3G缘何成为各利益团体眼中的“香馍馍”,其实不难理解。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3G孕育了一个规模达上千亿的巨大市场。业内专家预测,中国3G市场到2010年将达到年营业收入2500-3300亿美元。并且,从市场环境来看,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3G产业时机渐趋成熟。据统计,全球开通的3G商用网络正在呈指数增长,截至今年4月,全球共开通26个商用网,7个预商用网;使用cdma2000(包括cdma20001x)系列和WCDMA标准制式的3G用户数已达到7300万;3G运营商已开始为用户提供诸如位置服务、高速接入互联网、视频通话、多人在线游戏、收发E-mail、MMS以及PTT等丰富多彩的应用。
在国内,发展3G的基本条件也渐趋成熟: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达2.96亿,已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而手机用户的更新换代更是越来越迅速,彩屏手机的迅速普及已显示出用户对新技术手机的消费热情。另一方面,中国目前虽然已经拥有约8000万的网络用户,但中国上网计算机仅3000多万台。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将成为人们访问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3G时机的呈现,使电信巨头们都渴望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正如和记黄埔称:“我们的风险期已过,我们的业务目前正处在增长的阶段。”
从各利益团体的需求来看,他们也都密切关注3G。一是已为3G注入大量资金的通信制造商,希望早日盘活大量的沉没成本;二是面临存量市场过度竞争的电信运营商,也期待借此启动增量市场,提升ARPU值,抵御经营风险。
然而,与国内外电信巨头的热情相对照的是,中国政府对于3G牌照的发放一直持谨慎态度。直到现在,中国3G牌照的发放时间仍然没有最终的定论。中国政府之所以对3G服务的商用如此谨慎,其实也不难理解。中国经济过热初露端倪、电信业市场格局未定、3G技术成熟度和利益分配等问题都是中国政府迟迟未启动3G的原因。
首先,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9.7%,大大超过了历年一直保持的平均8%的记录。在如何给过热的投资“降温”的大环境下,政府不会轻易上马3G;其次,几经拆分重组,电信业竞争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电信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有效竞争还未真正形成;再次,中国政府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发TD-SCDMA通信标准,以在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赶超欧洲的W-CDMA标准和美国的CDMA-2000标准。毕竟,TD-SCDMA在3G的产业环节中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第四,从3G开始商用到现在,终端发展的滞后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其成熟的程度和供货情况与3G系统设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在国内外电信巨头利益、消费者利益以及中国信息产业长期发展利益的冲突之下,对于政府而言,一旦协调不好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凡介入3G者都会被这把“双刃剑”所伤。因此,3G战略部署问题的艰巨性、战略性不言而喻。
诚然,如何制订3G发展策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3G牌照的发放上,政府的慎重是必要的。但是,市场是等不来的。在错过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穷追猛赶了第二代之后,当面临3G给予中国的机会时,我们不能再错过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
尽管生不逢时的3G仍面临利益之困、终端之困、技术之困,但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活力和创造力是不可忽略的,很多新领域的产品并不是完全成熟以后才进入市场,而是在进入市场后逐渐成熟,创造需求。3G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如今,3G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3G对中国的影响将是深层次的,市场的有效需求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也将会随着3G的启动而日渐增强。因此,政府按照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发展3G是十分重要的,而3G产业链各方则要积极跟踪、推进网络产品和终端产品尽快走向成熟,迎接3G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