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AI >> 新闻正文  
 
张勇与诺奖得主畅谈人工智能: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新增长机会
[ 通信界 / 易佳颖 / www.cntxj.net / 2023/6/25 15:20:44 ]
 

“人工智能会消灭还是创造更多的工作?”“数字技术会让全球更割裂还是更融合?”“人工智能在经济增长及收入方面会带来全新的影响吗?”……这些关乎未来的发问,在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上一一得到解答。

6月20日,在细雨微朦的杭州西湖畔,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以“寻找正在发生的未来”为题召开。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学界、企业界代表在此齐聚,畅谈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韧性、复杂科学发展等全球发展议题。这也是2019年后,时隔四年,阿里巴巴再组“罗汉堂”。

但相比2019年对数字经济尚有担忧,今年聚焦人工智能话题时,诺奖得主们将技术发展作为建立确定性的锚点。在张勇看来,人工智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全新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甚至出现一些现在完全无法想象的新岗位、新行业。就像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初,再有想象力的人也无法准确描绘出如今的图景。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人工智能时代真的要来了,我们人类真的可以解放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笑谈道,“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做着标准化的工作,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未来可能每周只需要工作四天,这是不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

有关于“人工智能会消灭还是创造更多的工作”的发问,从其诞生之初就不绝于耳。在2019年的数字经济年会上,皮萨里德斯就曾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技术会带来失业率的提高,但技术确实会促进就业的结构性转变。”

而今年他给出了更肯定的回答,“十年之前发表的论文,当时的结论是未来有47%的工作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但在十年之后我们发现,实际上人工智能发展反而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运行方式和员工的工作模式。”在皮萨里德斯看来,“要给员工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展适配人工智能的技能。”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张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但是我相信,人类比机器拥有更多的智慧,肯定能找到与人工智能、与机器和谐相处的模式。”而在现实实践中,人们也正在探索与人工智能的共处之道。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进一步举例说明道,最近参观的中国工厂中,就有一些创新设计是来自于员工,工厂也为员工提供了很多激励因素,这就让员工与机器做到了更好的互补。

无独有偶,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看来,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技术的进步不会减少工作岗位的数量,反而可能会缩短工作时长,“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趋势”。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也有着相同的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创造性的颠覆。新的技术和设备将取代千千万万的行业,甚至让千千万万人失业,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新的产业正应运而生。

马斯金解释道,在1951年发展至今的制造业中,自动化正在替代人工的劳动,欧美都是这样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服务业、接待业、零售业,我们又开始雇佣许多全新的劳动力。未来将诞生“人工智能咨询公司”这一全新行业,为无法自行研发、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提供服务。

速度与失控

另一个担忧在于当下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是否将面临发展失控。张勇并不否认,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革命将带来非常多的挑战。“其中一大挑战就是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现在从人工智能过渡到生成式AI,一切改变似乎和以前有天壤之别。这一代新的人工智能也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赋能AI。”张勇指出,从人工智能的进化历程不难发现,数据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在这一轮人工智能革命中,数据愈发重要,现在模型首先需要高质量的数据进行训练。

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数据来源和所有权的拷问及如何尊重信息的所有权。当下,所有的人工智能公司都在不断地训练模型,他们会运用到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公共场合进行分享,就会涉及版权和著作权、所有权的问题。

但即便面临着诸多困境,皮萨里德斯也依然认为,如果放缓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进程,一定会是巨大的错误。“我们不应该去放缓这样一个进程,而是要在它出现任何错误或者朝着错误的方向行进时,及时予以纠正。与此同时,公众应该要更多地参与进来,我们需要更多地对公众进行教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利用好AI技术,去保证技术和社会健康的发展。”

“公众的担忧,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曾出现过,例如人工智能有自己的思维从而威胁到人类。”马斯金坦言道,现在ChatGPT横空出世,我们也可以看到它是如何“威胁”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信息收集及分析方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仍应是更多地进行规管,比如对数据获取的限制。

而对于虚拟世界是否能让人更幸福这一问题,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öm)认为,这更多取决于人们能否与社区、家庭和朋友更深地联结,而非出于金钱等因素。萨金特则指出,共同的“语言”带来链接,数字技术使用的是中文、英语之外的另一种世界性语言,这种全球共享的语言分享着共同的价值观,如果善加使用,将会让世界更加融合。

全球生产力重塑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生产力提升上的潜能巨大。

“所有的行业都将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不断发展。”张勇指出,“不仅是眼下的业态,我仍然坚定相信,放眼未来,会看到更多新业态出现,新的产业出现,或者是出现一些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服务,都是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赋能,这也是我们如何促进社会增长和发展的方式。”

而在这一轮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中,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皮萨里德斯坦言道,现在中国的人力成本已经不再低廉,很多外企在重新思考留下还是离开?众所周知,经济的长期投资依赖于可预见的未来,其中可靠的长期政策尤为重要。中国有着良好的基建设施,比较顺畅的沟通及各类友好的政策,这些都是优势,但此前的疫情也带来很多短期波动和不确定性。

“原有的供应链、全球价值链的转移仍在继续,但是我认为技术可以改变这一切。”罗汉堂总裁陈龙给出了技术进步的另一个视角,在很多次供应链全球大迁徙中,劳动力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且这一因素仍会持续发挥作用。但现在技术进步之大,足以让现有的要素组合发挥更多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会推动供应链的本地化,使全球化变得更加灵活,不再像原来完全以劳动力为核心决定供应链的分布。

他进一步说明,中国在制造上的集群有很多优势,技术则是新的引擎。在整个价值链上,如果能够与技术结合,即便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也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疫情对于全球供应链的颠覆是不可回避的。但不少国家出于本地保护等政策,退居到自己国内,这会失去全球和本地合作带来的很大益处。对此,马斯金呼吁,“我非常不希望全球出现这样脱钩的现象。很多全球问题都需要大国的齐心协力,不仅在政治方面,在经济方面也是如此。”

 

作者:易佳颖 合作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顾北

 

 

 
 热点新闻
普通新闻 张勇与诺奖得主畅谈人工智能: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新增长机会
普通新闻 工信部: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0.51亿户
普通新闻 ITU通过6G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
普通新闻 2023年400G将成为主导 万兆宽带已在路上
普通新闻 山海行·5G江南:打卡杭州,深度体验繁荣的5G时代
普通新闻 综合排名第一!绿盟科技以最大份额中标中国电信天翼云安全原子能力
普通新闻 TCL:敢为上游不畏难
普通新闻 首届“新绿杯”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获佳绩,携手腾讯云打造绿色低
普通新闻 星火众达与腾讯云签署合作协议,助力武汉信息通信发展驶入快车道
普通新闻 TCL再登CCTV《大国品牌》 用科技智敬美好生活
普通新闻 360智脑宣布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AIGC大语言模型功能评估
普通新闻 索尼供应苹果Vision Pro OLED面板 年产能为90万片
普通新闻 打造“六光六极”算力光网,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中国移动发布“九州”
普通新闻 中信网络参加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普通新闻 爱立信:做好5G当下,走向6G未来
普通新闻 5G-A加速迈向商用 为5G融合应用创新“添柴加薪”
普通新闻 “China,创时代” | 第十九届文博会国瓷永丰源分会场盛大启幕!
普通新闻 苹果iPhone 14系列手机卫星通讯功能现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
普通新闻 爱立信研发卫星与手机直连技术 预计2025年实现商用
普通新闻 中国移动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完成5G手机终端直连卫星实验室验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吴春波:华为如何突破美国6次打压的逆境?
刘烈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数字经济与
普通对话 吴春波:华为如何突破美国6次打压的逆境?
普通对话 刘烈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数字经济
普通对话 消息称微软将把OpenAI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至Of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数字科技引领新消费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GSMA创新论坛并作主
普通对话 中国信科何书平:“一体两翼”大力支撑数字
普通对话 中兴徐子阳:泛在协同,筑“算网”坦途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陈国:智慧中台对外输出数百项高价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数贯东西,融达天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丁海煜:三大方向十大技术,5G-A赋
普通对话 英特尔王锐:中国战略是我们的全球战略之重
普通对话 新华三:云智原生 AD-NET构筑智能联接新底座
普通对话 华为林柏枫:联接升级,激发商业增长
普通对话 华为林永明:ADN 铺就高阶自智网络之路
普通对话 NVIDIA发力数字孪生:站在虚拟和现实之间
通信前瞻
邬贺铨院士解读ChatGPT等数字技术热点
孟晚舟:“三大聚力”迎接数字化、智能化、低
普通对话 邬贺铨院士解读ChatGPT等数字技术热点
普通对话 我国北方海区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开
普通对话 华为云Stack智能进化,三大举措赋能政企深度
普通对话 孟晚舟:“三大聚力”迎接数字化、智能化、
普通对话 物联网设备在智能工作场所技术中的作用
普通对话 软银研发出以无人机探测灾害被埋者手机信号
普通对话 AI材料可自我学习并形成“肌肉记忆”
普通对话 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能谱仪载荷研制成功
普通对话 为什么Wi-Fi6将成为未来物联网的关键?
普通对话 马斯克出现在推特总部 收购应该没有悬念了
普通对话 台积电澄清:未强迫员工休假或有任何无薪假
普通对话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获重大突破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李慧镝:强化数智基建驱动 推进产业
普通对话 苏少林: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五强”,助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