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通信界 >> 智慧 >> 新闻正文  
 
SD-WAN已迈入2.0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全面落地期
[ 通信界 / 通信界 / www.cntxj.net / 2023/8/3 7:07:51 ]
 

通信界 近年来,SD-WAN作为一种网络创新技术,凭借自动化、数字化、弹性化等特性,已成为承载算网融合应用的关键网络纽带。

SD-WAN满足了数字经济形势下构建“更可靠、更安全、更智能”的基础网络底座需求,成为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推动算网融合不断向前发展。

SD-WAN开始进入全面落地期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副主任马科不久前出席活动时表示,作为算网融合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应用实践,SD-WAN目前已迈入2.0发展阶段,与IPv6+、零信任、AI等技术加速融合,开始进入全面落地时期。

从技术创新来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学会持续推进标准规范建设进程,目前,SD-WAN 2.0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涵盖总体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服务质量要求等各个方面。

从产业发展来看,2022年上半年,整个中国SD-WAN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达到45.8%;预计未来五年以每年55.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

从应用部署来看,金融、能源行业等都在应用SD-WAN对传统广域网进行大规模的升级和改造,SD-WAN融合内生安全、IPv6+Underlay确定性体验保证、算力网络相融合等创新实践也不断出现,SD-WAN已成为垂直行业构建新型网络架构、快速赋能业务创新的有力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行业需要高质量广域云网的现状,天翼云致力于将SD-WAN业务与互联网专线进行融合,重新定义政企宽带。

在广域网络领域,天翼云实现了“入云+云内+云间”的网络资源全链路协同,打造泛在一体安全可信的全球云网络,通过云网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体验。

在入云方面,天翼云支持多种接入形式,提供基于互联网专线的PON SD-WAN接入和云专线接入,两者形成高低搭配,满足客户不同等级站点的接入需求。

在云内,将入云以后的网络和业务服务关联,通过业务编排实现算网的统一管控,面向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界面。

在云间,基于中国电信163和CN2构建高速互联网络,按照业务需求快速构建Overlay网络,并且与Underlay网络切片进行衔接,调用不同业务质量服务能力,并通过Overlay虚拟化网元提供业务性能监控、告警能力,支持骨干网的双栈功能,实现全网资源池的部署。

政企客户是使用云网业务的核心群体,其网络诉求主要是:组网简单灵活、建设成本低、运维简单,与SD-WAN特点非常切合。

为此天翼云基于政企网关进行升级,推出算网时代的政企网关——PON SD-WAN智云融合接入网关:通过一台终端即可实现上网、话音、组网、上云,同时还具备4G/5G备份链路、流量可视、智能选路等能力。

凭借一站式云网融合、统一调度、灵活的接入方式、高可靠业务传输等优势,天翼云广域云网已在安全、AI、云灾备、智算等多场景落地应用,服务于政务、教育、医疗、金融、互联网、制造、能源等诸多行业客户。

产业发展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不止是天翼云,我们看到行业内的众多企业都在SD-WAN技术和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也直接推动了SD-WAN的发展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D-WAN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技术体系较为薄弱,国内网络创新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自主核心体系。

此外,在应用实践方面也需要深化,SD-WAN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仍然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产业生态有待优化也是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之一,整个SD-WAN产业发展目前缺乏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上下游协同创新。

对此,马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在他看来,一定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推进SD-WAN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参照国内SD-WAN标准体系,培育网络安全融合发展新优势。

加速应用实践推广。抓住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机遇,在党政、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SD-WAN试点示范。广泛征集SD-WAN优秀实践案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标杆,鼓励SD-WAN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持续同推进SD-WAN在垂直行业的深度应用。

此外,还要促进产业生态建设。从第三方视角切入,搭建SD-WAN产业合作平台,不断凝聚行业共识,促进产业各方从技术设备、解决方案、运营服务等多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强化协同创新,持续优化SD-WAN产业生态,增强国内SD-WAN技术和产业发展影响力。

 

作者:通信界 合作媒体:科技游乐园 编辑:顾北

 

 

 
 热点新闻
普通新闻 SD-WAN已迈入2.0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全面落地期
普通新闻 高新兴智慧空开要成为电力安全守护者
普通新闻 AI大模型带动存储变革 业界呼吁重视存力建设
普通新闻 外媒:台积电将获得更多智能手机客户N3E芯片订单
普通新闻 中国气象局:到2030年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普通新闻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普通新闻 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快速发展期 预计2025年将破万亿元
普通新闻 中兴通讯第八次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
普通新闻 暴雨下难忘的120分钟,是那一抹中国结的红
普通新闻 中国移动咪咕沈文海:夯实数智基座,构建数智竞技产业新生态
普通新闻 2023第二届世界元宇宙大会将于9月在上海举行
普通新闻 广东完成RedCap商用终端测评
普通新闻 高通首席营销官莫珂东:骁龙携手合作伙伴持续赋能“人人皆玩家”时
普通新闻 华为将推出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号称“人人都将实现数字人自由”
普通新闻 一图读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
普通新闻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3年度千兆城市建设情况总结评估工作
普通新闻 重庆印发AI产业“新政”,3年内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普通新闻 最新研究:AI发展使女性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
普通新闻 场景为先,国内首个教育大模型“子曰”携六大创新应用成果重磅发布
普通新闻 从南极到北极,高通5G发明支持全球覆盖,卫星物联网创造万亿市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通信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合作媒体: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月内进行。
通信视界
邬贺铨: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新一轮机遇
吴春波:华为如何突破美国6次打压的逆境?
普通对话 闻库:算网融合正值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阶
普通对话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我国算力总规模已居世
普通对话 邬贺铨: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新一轮机
普通对话 张志成:继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为助
普通对话 吴春波:华为如何突破美国6次打压的逆境?
普通对话 刘烈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数字经济
普通对话 消息称微软将把OpenAI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至Of
普通对话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数字科技引领新消费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GSMA创新论坛并作主
普通对话 中国信科何书平:“一体两翼”大力支撑数字
普通对话 中兴徐子阳:泛在协同,筑“算网”坦途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陈国:智慧中台对外输出数百项高价
普通对话 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数贯东西,融达天下,
普通对话 中国移动丁海煜:三大方向十大技术,5G-A赋
普通对话 英特尔王锐:中国战略是我们的全球战略之重
通信前瞻
邬贺铨院士解读ChatGPT等数字技术热点
孟晚舟:“三大聚力”迎接数字化、智能化、低
普通对话 中科院钱德沛:计算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部
普通对话 工信部赵志国: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 保
普通对话 邬贺铨院士解读ChatGPT等数字技术热点
普通对话 我国北方海区运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开
普通对话 华为云Stack智能进化,三大举措赋能政企深度
普通对话 孟晚舟:“三大聚力”迎接数字化、智能化、
普通对话 物联网设备在智能工作场所技术中的作用
普通对话 软银研发出以无人机探测灾害被埋者手机信号
普通对话 AI材料可自我学习并形成“肌肉记忆”
普通对话 北斗三号卫星低能离子能谱仪载荷研制成功
普通对话 为什么Wi-Fi6将成为未来物联网的关键?
普通对话 马斯克出现在推特总部 收购应该没有悬念了
普通对话 台积电澄清:未强迫员工休假或有任何无薪假
普通对话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获重大突破
普通对话 多管齐下,VMware跨云服务助力企业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