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加速迭代与渗透融合,广州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报机:
广交会外商合同“嘀”到全球
广州电信前国际分局资深工程师孙红潮在电信公司服务超过40年,经历广州电信业从电报机、BP机、固话、小灵通到蜂窝移动电话、5G的全过程。
“在20世纪60年代,固定电话是重要工作单位才能配备的。”孙红潮回忆,当时固定电话使用非常紧张,如果一个人在使用,就可能“占线”。有次,孙红潮给某单位拨打电话,却怎么都打不通。孙红潮干脆派人骑摩托车去“送信”。这种固定电话短缺、难以拨通的情况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改善。
当时,电报机显然更方便实用。1974年,孙红潮被调入电信国际分局。当时广州电信国际局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服务广交会。由于国际电话经常打不通,电报机成为广交会外商信息沟通的主要工具。几十页的经贸合同、价格表,都是通过电报机“嘀嘀、嘀嘀嘀、嘀”地输送到全球各地。
如今,我们已进入5G时代,电报机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紧急救援现场,依然可以看到电报机的身影。电报机有多可靠?孙红潮做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动作,哪怕没有电,也可以通过人力发电启动电报机。
固定电话:排队报装,还要数千元“初装费”
进入20世纪80年代,普通市民开始申请配置固定电话。申请固定电话不但需要排队,还需要2000~3000元的“初装费”。孙红潮表示,当时,通过“固话初装费”能解决号码资源和线路资源缺乏的难题。而“初装费”存在的时间也并不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就基本消失了。
现在,广州仍有大约数百万固定电话用户。孙红潮表示,现在安装固定电话不但无需初装费,而且还可能是“免费赠品”,安装电信宽带后,套餐会赠送手机号和固定电话。
BP机:“去吃饭”“去跳舞”成常见留言
BP机一响,来喝茶、跳舞、吃消夜……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BP机出现并在群众间普及。
家住杨箕的姚女士曾在BP机服务台公司工作。据她回忆,BP机服务刚推出时,千余元的费用相较动辄两三万元的手机,更贴近市民的消费能力,因此受到市民欢迎。一时间街上到处都是腰挎BP机的人。BP机一响,人们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电话亭。
同时,通过当时BP机的留言信息能透视广州人丰富的夜生活景象。
姚女士记得,当时人们没有“宅家”的习惯,每当夜幕低垂,她在服务台里发送的用户信息代码中,类似“去吃饭”“去跳舞”“去吃消夜”“去看戏(看电影)”的留言数量急剧增加。相约聚会的地点大多为上下九、西湖路夜市、长堤大马路、西濠二马路这些当时的消费旺地,充分反映出广州市场经济生机勃勃,民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由于BP机无法实现语音实时交流,服务台设置有一个由话务员口述留言的功能,供接到信息的用户回电查询,留言五花八门,有时连夫妻吵架的内容都有,非常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