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比较碳化硅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残压,那么必须在同一电流的基础上比较,在10kA冲击电流下的比较。当WG24型避雷器和MWB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同时流过10kA冲击电流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残压的明显改进是其最为陡峭的过电压波形,30μs后才是所谓操作过电压下的残压波形。而这种陡波仅在雷电冲击时出现。然而,这是很危险的,因为配电变压器对陡波很敏感。而且避雷器和变压器的距离也很重要,即所谓的“分离效果”。避雷器残压低意味着可以增加保护距离。
电网中的操作过电压是一种典型的非常危险的电压振荡,如在截流时,最高可至三至五倍的相电压,有时甚至更高,振荡频率由电网参数决定。在数千赫兹范围内。当几百安培的电流通过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会限制振幅在较低操作电压保护水平内。电网中的感性贮存能量也会通过避雷器流入大地。另一种危险的过电压形式是,在操作大容量电容器组,电缆网络等产生的,这种现象应予注意。在操作电容器组时,有缺陷的操作装置,负荷开关,或者高压熔断器都可能引起重击穿或电弧重燃。当电容器出现过电压时,是通过避雷器卸流的。因此,这就要求该避雷器必须在操作过电压下有较低的残压并伴有大吸收能量。这就是以往只有使用火花间隙避雷器,并且是唯一的代价高昂的解决办法。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能量吸收力要比同规格的碳化硅避雷器高三到五倍。
因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较低的残压,所以会比碳化硅避雷器释放过电压次数更多些。同时性能也不会变坏。事实上,碳化硅避雷器不能抵御长时间的操作过电压对火花间隙的侵蚀。只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过载,那么它的性能是稳定的。调查表明:数千次过电压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性仍没有任何变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也能在交流电压下短时过载,暂时工频过电压(TOV)产生的放电电流不会损坏避雷器,这就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短时过载能力。
2.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设计
新型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是很简单的。主要部件是圆柱形的金属氧化物电阻。ABB公司还设计了棒式,即所谓“单块体”等不同规格的品种。圆柱直径由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及额定放电电流决定。10kA,47mm的圆形阀片是最为常用的。当然,对于5kA放电电流,也可以使用更小的阀片,圆柱高度决定了持续运行电压,一般每千伏要求10mm高度。电阻块的圆柱形侧面有玻璃状的钝化层,用火焰将铝喷烧在上、下端的导电面,把电阻块一个一个地叠起来就可以满足更高电压的要求了。
金属氧化物电阻由坚硬的螺簧固定,螺簧同时还提供了电阻与端子的紧密接触压力。上下两端巨型帽状物是铸铝的,是避雷器的压力释放装置。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国外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过电压保护的新技术,我国从1976年开始进行电力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发展很快,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生产线,到目前国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生产,无论从数量、规格、还是从质量上都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和水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