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动终端装置(RTU)介绍 |
|
[ 通信界 | 张颖聪 | www.cntxj.net | 2009/7/23 14:23:04 ]
|
|
|
|
|
|
|
一、概述
电力远动装置(RTU)是一种计算机智能化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电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及其它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完成现场数据采集测量和监控功能。
远动装置综合了计算机,测量,通信和自动化的专业技术,通过对输变电线路及设备的交流电压、电流的数据采集,自行计算出功率、电量、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同时也具备常规远动装置的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和数据传输等功能,由于在产品结构及技术上的重大变革,使远动装置具有分散安装并能在零下温度运行的性能,与常规远动装置相比,其综合性能有了突破性的改进,显著的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提高了抗干扰冲击能力和运行的可靠性,显著的降低了安装、维护、扩容条件和难度;降低了场地环境的运行要求,小型仪表模块化结构和嵌如式分布智能,解决了历史上远动装置无法工厂化生产的难题,使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成为可能,为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系列化创出一条新路。
纵观国内外的RTU产品,大多数是采用紧凑型总线的模板框架式结构,总线模板计算机是应用最广泛的万金油产品,也称为原始制造厂家产品,在八十年代初期,这种产品为当时患有企业自动化饥渴症的中国提供了一份灵丹妙药,因此一轰而起。例如当时的STD总线,被称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产品,当然也适用于远动终端。系统工程人员可以根据软件编写和调配模板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但这些优点也是致命的弱点,这种灵活的二次软件、硬件和构件的开发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牺牲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完成,这种灵活性造成了灵活的规格,灵活的标准,灵活的结构形式。可以随意塑造产品的功能,给软件硬件打补丁。总之不确定性太大,严重偏离了远动终端国家标准中所提到的系列化、标准化和向上兼容的原则。大多数产品从成本出发仅留有适当的逻辑余量,无法进行有效的扩充。I/o模板无限扩展和软件编制的过于庞大,也会带来可靠性的牺牲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否则,就必须大幅度提高软件硬件平台的成本。 信息来源:http://tede.cn
我公司开发人员通过对国际上相关产品的系统分析,经总结归纳研制出新产品,在设计上彻底摆脱了原有传统方式,引入CAN BUS总线和模块化结构,并融合了国内外的先进成熟技术,使远动装置集中兼备了集散式,模块化,分布智能化,测量转化一体化(交流采样)和面向专业应用(以供配电线路为对象)的技术特征,符合国际上在测量控制器产品的发展方向。
二、远动装置的基本常识
“四要”功能:
1、 遥信:
远方监测变电站或发电厂的断路器(开关)位置、刀闸位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事故变位信号、告警信号等。
2、 遥测:
远方监测变电站或发电厂的主变、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主频等。
3、 遥控:远方控制变电站或发电厂的断路器的分、合位置。
4、 遥调:远方控制变电站或发电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
三、模块介绍
(一)产品特点
* 结构采用进口型材,3U加强型机箱符合欧洲标准,抗强振动、强干扰设计,接线简单可靠,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既可以集中组屏,也可以直接安装在高压开关柜上。 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 CPU采用新型高性能微控制器(MCU),输入输出容量大,在片资源丰富,4级流水线结构设计,数据处理速度可达10MIPS,单周期指令执行单元为100ns,16M寻址空间,56个独立中断源,中断响应时间不超过400ns,可以充分保证微机监控装置对实时性的要求。
* 通信接口为控制器局域网(CAN),装置与管理单元之间通过现场总线CANBUS相连,数据传输速率50KBPS,传输距离1300M,差分接收发送,通信安全可靠,网络中的节点故障可自动脱离,且掉电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工作,组配灵活。
* 硬件设计集成度高,工艺先进,布局合理,调试维护方便,且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采取多项抗干扰措施,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抗电磁干扰(EMI)能力。
* 软件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思想和一个开放的软件框架,在微控制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下,按全优先服务方式进行资源管理、任务调度、异常处理等工作,编程风格独特,速度快,方便灵活,可读性、可移植性好。
* 人机接口为大液晶全汉化显示,触摸式键盘,操作简单,内容详尽,预留RS232接口可进行自举载入或与笔记本电脑通信。
[1] [2] [3] 下一页 |
1作者:张颖聪 来源:专网通信世界-中国电力通信网 编辑:顾北 |
|
|
|
|
|
声明:①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界”的内容,版权均属于通信界,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经授权可转载,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并注明“来源:通信界”。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界)”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③如因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