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否存在“假宽带”:首先,何为假宽带?是指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电信专家项立刚(微博)认为“如果说假宽带,全世界都用的是假宽带,比如说4M带宽,是运营商允许你用最高不超过4M的带宽。”这个“最高不超过。。。”的定义不对,如果电信业果真如此定义,那么所有的带宽宣传广告都可以挂上“虚假广告”的“头衔”了。不过世界各大运营商都不可能提供到达其所宣称的速率也是客观情况,就好像4G硬盘,不可能内存完全到达4G一样。另外,其实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客户信任,去年各别地市的联通、电信就已经提供“安装宽带,免费测试带宽”的活动了。所以说“假宽带”从理论上讲成立,但这个概念不能应用到现实中去,只能要求运营商不能故意造成“假宽带”情况。
综上,慧聪研究认为,国家创造了有利于电信行业发展的环境,目的是好的,但由于监管不力导致运营商出现垄断行为。不过,对于用户来讲,不管是谁垄断,采取什么垄断手段,用户最终需求就是降价提速,把实惠真实的反馈给老百姓。从行业发展来看,提速降价也是发展趋势,而且通过发改委这次“反垄断调查”,应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运营商宽带建设的步伐。不过运营商仅是“承诺”,何时实现?降多少费用?还需要持续监督。另外,希望运营商不要以提高网速为由,变相提高价格。所以此次事件不是结局,而是新一轮的开始,特别是政府机构还需要做以下事情:
1、 推进三网融合,开放固网宽带业务;在时机成熟时候,允许广电、民营资本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进入电信行业。
2、 监督运营商财务状况及流向,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网络建设中去。
3、 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和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并助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4、 监管运营商建设平衡性,扶持运营商发展农村和偏远山区。
总之,如果运营商真正加快了网络建设步伐,并降低了价格,那么发改委发起的这场“反垄断之战”也没有白费。希望用户祈祷的低价格高带宽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电信行业竞争更加趋于合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