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轻资产的方式经营手机生意,小米恐怕只是把问题推迟到了以后而已。
改变世界需要一点乐观主义,但让一个公司生存下来往往需要一点悲观主义。所以我打算对近来销售火爆的小米手机来一点悲观主义的讨论。
据小米科技官方的数据,目前小米手机实际订单数量已经超过100万部。考虑到小米科技是一个手机行业的新人,以及这款手机去年9月份才上市,以及产能很可能无法满足预订需求,这个销售规模已经是非常让人惊讶的成绩了。
除了超高的性价比,小米手机的一个亮点是采用了轻资产模式—避开与传统手机渠道商的合作,直接通过官网预订和移动运营商合作销售。这其实并不是太大的创新,类似的模式Google在2010年初推出Nexus One的时候就尝试过,不过Google只坚持了4个多月就放弃了,转而通过运营商的实体商店销售。
小米手机能够做不到Google做到的事情,除了美国和中国手机渠道环境不同之外,重要的是小米手机做到了以下几点:超高性价比(作为当时业界最高配置仅售1999元);Miui和米聊带来的忠实用户;互联网式的推广策略。
以我悲观主义的角度来看,小米手机取得了让人意外的销量,但这个销量未来却可能给小米手机带来很大的麻烦。
成本窘境超高性价比带来了品牌知名度和销量,但也将小米置于一个成本窘境:每一款新手机,小米手机都要提供超高性价比,这其实使得小米手机的利润会低于大部分的竞争对手。这种策略很像是Kindle Fire,不靠硬件赚钱,但亚马逊有现成的硬件之外的收入来源,小米却没有。
利润来源既然小米不靠硬件赚钱,那么如何找到手机之上的利润来源,这实际上是小米仍未解决的问题。米聊虽然有了较大规模的用户量,也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但显然无法提供收入—有一个免费的甚至功能更强大的微信存在。小米不可能永远依靠VC的资金支撑,这个收入来源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否则小米手机销售规模越大,其利润缺口就会越大。
售后问题小米的轻资产模式使得售后成了一个难题。自建售后网络(小米之家)将是一个很高的成本。目前小米授权服务网络已覆盖26个省、164个城市、226个网点,但产品线太少(只有一款产品)会使得加盟的售后网络的投资回报率过低。即使未来增加线下渠道,分摊售后压力,产品线太少也比较难吸引渠道商进行足够的售后投入。
对消费者来说,小米手机最根本的吸引力在于超高性价比,而非Miui或者米聊(二者可以很轻松地在其他Android手机上使用)。这意味着小米手机实际上依然是一个传统的手机制造商,与传统手机制造商相比,小米手机的区别只是放弃利润以及轻资产模式。
长期来看,这两点很难成为竞争优势,反而可能成为小米手机的问题所在。小米的渠道上借用外力太多,轻资产的模式对质量有极高的要求,随着销量的扩大,如果售后跟不上,小米将会遇到很多麻烦。而且放弃利润的策略也会让公司长期面临资金压力。
在硬件制造领域,好东西的价值是可衡量的,并且是一种让人信任的东西,但现在智能手机这个市场有危险的成分,有一点像电视那样,很少有赚钱的公司。即使有三星这样利润不错的公司,但整个行业其实都是在比拼硬件的性价比,前景其实也不乐观。
目前来看,在移动设备上能够长期保持很好利润的只有两家公司—苹果和亚马逊。前者有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借助iTunes和App Store建立起来的庞大体系,这些带来了硬件的高利润,后者则通过销售低价移动设备带来电子商务业务赚钱。小米没有自己的体系,没有平台,更没有这两个领先者强大的云服务的基础,产品可以很帅,但产品核心升级受制于Android,售后服务又倚重它人,缺少核心能力。帅而又轻,当然是好事,但无核心竞争力的帅,难免流于浮,商业与人,都是一样啊。